迟月:哪个国家能容忍网络文化被谣言玷污?

2012年04月08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互动性使每个人都有畅所欲言的渠道,由此衍生出的网络文化也得以蓬勃发展。网络已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并驾齐驱,被称为“第四媒体”。但攻城容易守城难,以井喷之势迅速扩张的网络文化自由有余责任不足、开放有余规范不足,由此滋生的网络谣言也在“开枝散叶”,为网络文化发展招来骂名。

    最常见的网络谣言莫过于拿娱乐明星开涮。近日李湘夫妇不幸中招,他们被曝已离婚的新闻在网上疯传,王岳伦气得大骂造谣者“抽死丫的”。事实上,比他们更不幸的是文章和马伊琍,自结婚以来,几乎每年都要有一次“被离婚”。其实,网络谣言不只偏爱娱乐明星,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一则“艾滋病人在拉面里滴血传染疾病”的传闻引起多少人恐慌,又有多少人在2011年3月日本地震后囤积几年也吃不完的食盐?网络谣言对个人、对社会发展都贻害无穷,更为可怕的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网民无法辨别真假,要知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有可能成为真理”。久而久之,网民失望的就不仅仅是网络文化,而是网络文化背后的现实世界。

    虚拟的网络世界还是现实世界的映照,人们热衷于在网络上表达心声,除却个别人不怀好意外,更多的是纾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从写日记到写博客、微博,从阅读纸质书到电子书流行,从文学不过是小众聚焦到现在每人有机会成为“达人”,都反映了这种心理状态的延续。

    人们往往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若一件事物精美绝伦,人人都爱惜它、珍惜它,若它有瑕疵,一旦有人泼脏水,后面的人会有从众心理,也有可能蜂拥而上。网络迅速兴起的时间并不长,网络文化的繁荣也不过近几年的事情,怎能容忍网络谣言如蝼蚁般对其啃噬呢?

    事实上,网络监管已成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共识。在澳大利亚,互联网也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从手捧书籍到眼观屏幕,互联网已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保障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澳大利亚政府从法制入手,加强政府层面的管理,开展网上执法,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使互联网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英国互联网发展能快速而有序则归功于“互联网监看基金会”,这是一个由政府牵头的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其主要工作是处理各种不良信息报告。若网络用户发现不良内容,可向其投诉,基金会会随之调查和评估。一旦确认内容违法,则会通知相应网络服务提供商将非法内容从服务器上删除,并根据情况将问题移交执法机构处理。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它成为一个集纳民声的平台,对促进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因此,遏制网络网络谣言,加强网络监管,营造网络文化发展的干净空间,使人们能尽享互联网科技文明的成果也是大势所趋。(迟月)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系列评论:

 

杜少傅:网络谣言,止于自觉还是治理?


林瑶:网络谣言可畏 更该人人自律


弋羽:造谣者应承担网络谣言的“重量”

 

皮特:放纵谣言肆虐,不是太天真就是别有用心

 

马璐:遏制网络谣言 网站应筑好“信息堤坝”

 

金玉胜:谁给了网络谣言孳生的避风港?

 

姜渠:媒体人应理性对待网络谣言


段曦:法律可否成为网络谣言的终结者?


叶栩:治理网络谣言,要管住的不止是造谣者的嘴

 

姜渠:媒体人应理性对待网络谣言

 

荀文若:言论自由不是编造网络谣言者的“挡箭牌”

 

李诺:守法自律,别让网络谣言野蛮生长

 

迟月:哪个国家能容忍网络文化被谣言玷污?


相关评论:

 

斩断“散布网络谣言”的幕后黑手

 

打击网络谣言还须法制给力


不必害怕网络谣言


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