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先医后付”这张信用卡

2024-11-29 17: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在传统就医模式中,去医院要先交钱后看病。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等信用就医模式,减轻患者就医压力,受到群众称赞。

  “先医后付”模式革新传统就医流程

  解决群众就医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一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这是传统就医流程中的“常见病”。【详细

  “先医后付”模式的推出是对传统就医流程的一次重大革新,打破了“先交钱后看病”的陈规,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这一模式能够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救治,避免因费用问题而耽误治疗。同时,通过减少缴费结算环节,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的就医时间,提升了就医体验。【详细

  “先医后付”的关键是风险防范

  随着实施的深入,“先医后付”模式在给患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没有预先收取押金的情况下,医疗机构需要先行垫付患者的治疗费用,一旦患者出现欠费或逃费的情况,医院将面临经济损失。这种风险会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而不断累积,或对医疗机构的稳健运营构成威胁。【详细

  要想“先医后付”达成双赢,关键就在于配备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让医院免除后顾之忧。一方面,要借助信用体系的构建,通过收取滞纳金、降低个人信用评分、对未来贷款申请造成影响等途径加以约束;另一方面,强化对欠费患者的追讨机制,通过合法合规的手段,促使患者履行支付的义务。【详细

  让“先医后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先医后付”模式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推广“先医后付” 需要循序渐进,要等待时机成熟再予以推广,先从财政状况良好、具备“承担坏账”能力的地方进行试点,接着在基层小规模展开,结合运行状况,再考虑扩大规模。【详细

  作为一种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先医后付”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然而,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其中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且行且完善,确保其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既是为了惠及更多患者,也是出于对医疗服务行业长远发展的考量。【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南方网、中国宁波网)

  V视角:

  @乌拉圈:“先医后付”提升了就诊支付便捷度,让医疗服务真正惠及民生。

  @平安:看病购药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摇摆咖啡:缴费不着急,先救命要紧。

  @星星:期待“先医后付”能够大范围推广。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就医体验改善一小步,民生福祉提升一大步。一些地区试行“先医后付”,是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先医后付”如同一张信用卡,扩展了“信用+医疗”的应用场景。随着实施的深入,期待这种服务模式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将“先医后付”这张信用卡传递到更多患者手中。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月华)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用好“先医后付”这张信用卡

2024年11月29日 17: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在传统就医模式中,去医院要先交钱后看病。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等信用就医模式,减轻患者就医压力,受到群众称赞。

  “先医后付”模式革新传统就医流程

  解决群众就医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一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这是传统就医流程中的“常见病”。【详细

  “先医后付”模式的推出是对传统就医流程的一次重大革新,打破了“先交钱后看病”的陈规,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这一模式能够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救治,避免因费用问题而耽误治疗。同时,通过减少缴费结算环节,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的就医时间,提升了就医体验。【详细

  “先医后付”的关键是风险防范

  随着实施的深入,“先医后付”模式在给患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没有预先收取押金的情况下,医疗机构需要先行垫付患者的治疗费用,一旦患者出现欠费或逃费的情况,医院将面临经济损失。这种风险会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而不断累积,或对医疗机构的稳健运营构成威胁。【详细

  要想“先医后付”达成双赢,关键就在于配备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让医院免除后顾之忧。一方面,要借助信用体系的构建,通过收取滞纳金、降低个人信用评分、对未来贷款申请造成影响等途径加以约束;另一方面,强化对欠费患者的追讨机制,通过合法合规的手段,促使患者履行支付的义务。【详细

  让“先医后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先医后付”模式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推广“先医后付” 需要循序渐进,要等待时机成熟再予以推广,先从财政状况良好、具备“承担坏账”能力的地方进行试点,接着在基层小规模展开,结合运行状况,再考虑扩大规模。【详细

  作为一种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先医后付”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然而,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其中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且行且完善,确保其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既是为了惠及更多患者,也是出于对医疗服务行业长远发展的考量。【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南方网、中国宁波网)

  V视角:

  @乌拉圈:“先医后付”提升了就诊支付便捷度,让医疗服务真正惠及民生。

  @平安:看病购药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摇摆咖啡:缴费不着急,先救命要紧。

  @星星:期待“先医后付”能够大范围推广。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就医体验改善一小步,民生福祉提升一大步。一些地区试行“先医后付”,是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先医后付”如同一张信用卡,扩展了“信用+医疗”的应用场景。随着实施的深入,期待这种服务模式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将“先医后付”这张信用卡传递到更多患者手中。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李月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