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花钱参加“水赛”之风,正从中小学校蔓延到大学校园。“随手拍张照,参加就有奖”“春节前投稿就有奖”……不少大学生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收到了满屏的“竞赛通知”。
“水赛”刷奖算哪门子综合素质
这些“水赛”主打的就是一个“各取所需”——大学生希望通过参加赛事拿奖、加分,主办方则是图谋大学生的报名费。据调查,这些“水赛”有的报名费高达千元。而一旦打上“国际”名头,报名费会普遍上浮,甚至不少“水赛”已经衍生出二次消费。很明显,这是妥妥地把赛事做成了生意。【详细】
“水赛”的存在,充满了讽刺意味。一名大四学生曾专门办了“水赛杯”,披露了大学生眼中的“水赛”逻辑。让人颇感黑色幽默的是,这场“假比赛”居然吸引到了真正的赞助商,有人拿着比赛的获奖证书去申请综测加分,竟然真的瞒过了老师的眼睛。【详细】
高校不能“放水”
这类明显异化的“水赛”,不仅无法发挥学科竞赛应有的教育功能,学生也没有完整、投入地体验竞赛的过程,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增进毫无助益,徒增经济负担,而且还会无形中强化“走捷径”甚至“弄虚作假”的思维习惯。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至关重要——不仅要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参赛,也应该主动将“水赛”排除在各种评选、加分项目之外。【详细】
挤出“水赛”的水分,关键在于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不妨减少对竞赛获奖这些硬性指标的依赖,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细化综合素质测评的规则,严格审核和把关竞赛的资质,必要时可探索将其纳入校园诚信体系,遏制不劳而获的冲动,引导学生抛弃功利心态。【详细】
斩断生意的链条
门槛低、获奖率高、组织松散的“水赛”早已背离了竞赛的本义,沦为各路投机取巧者敛财的工具。要彻底根除,既要从供给端监督,挤出竞赛的“水分”、斩断生意的链条;也需要在需求端着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高校当好把关人。【详细】
由于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学校应定期更新竞赛的“白名单”与“黑名单”,让无意“水奖”者提前避雷。对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水赛”,监管力量也应细致排查、露头就打,让畸形的“竞赛生意经”无利可图。【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
V视角:
@心柔:要让组织“水赛”者无利可图。
@很叨叨:奖项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风花雪:把弄虚作假当成走向成功的捷径,丧失了诚信品质。
@禾斗田力:几乎人人获奖,这样的证书有多大参考价值?
@可灵可莉:“含水量”越高,“含金量”越低。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水赛”泛滥,消解了竞赛的权威性,滋长了学生的功利心,没有任何价值,徒留自娱自乐。赛事不是生意,挤出竞赛的水分,就要对不良机构严厉打击,斩断利益链条,让投机取巧者无利可图。高校更要拿出态度,守住学术诚信底线,主动将“水赛”排除在各种评奖评优之外,让真才实学成为最好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