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商拍管理要因地制宜

2024-12-17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一段时间以来,商业拍摄扎堆热门景点现象备受争议。继故宫去年叫停商拍后,北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景区纷纷于近日设立了“谢绝商拍”“禁止商拍扰序”的牌子,引发广泛关注。

  景区为何要谢绝商拍?

  近年来,以网红打卡、婚纱摄影等为目的的拍摄活动,在各大旅游景点屡见不鲜。这些拍摄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场地占用、大量人群的聚集以及嘈杂的拍摄指令,严重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节奏和体验。商业拍摄的增多,还可能对景区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造成潜在威胁。此外,大量人流的集中还会加剧景区的承载压力,造成安全隐患。【详细

  没有禁忌和边界的商拍行为,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占用和消耗。为了“出片”,一些商拍背离了社会规范和公众期许。此次北京市相关公园再次明确禁止商拍,并通过鲜明的态度和笃定的立场对商拍说“不”,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游览秩序,提升更多游客的体验。【详细

  让商拍需求与景区管理“两相宜”

  当然,对商业拍摄行为说“不”,并不意味着剥夺商拍团队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景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报备流程。例如,对于小型、低影响的商业拍摄行为,景区可以允许其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内进行拍摄。对于大型、影响范围广的商业拍摄行为,景区则需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和审批流程,以确保其对景区环境和游客体验的影响降到最低。【详细

  景区能不能进行商业拍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商业拍摄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如何确保商业拍摄活动在不影响景区正常运营和其他游客游览体验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的商业拍摄不仅能够为景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详细

  推动公共空间“美美与共”

  从长远看,景点公园等场所面对商拍需求,在“该禁的禁”之外,不妨探索改进和优化服务,推出一些“自选动作”,为有需求的游客创造更好的拍摄条件。只有不断完善旅游市场的服务供给,游客的体验才能“更上一层楼”。【详细

  北京市热门景点谢绝商拍的行动,是维护公共秩序和游客体验的必然之举。在未来的发展中,景区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商拍行为的管理,采取更加灵活包容的方式加以引导,提供个性化摄影体验和服务,在保障游客权益和景区经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游客满意度提升的双赢。【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扬子晚报、潮新闻客户端)

  V视角:

  @舒克:终于能好好看个景,拍个照了。

  @时不我待:景区里一些泛滥的商业拍摄早该叫停了。

  @艺雅:叫停部分商拍有助于恢复景区的纯粹性,提升游客体验。

  @红海:希望不要“一刀切”,建议景区可以设置专门的商拍区域。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热门景点出示“谢绝商拍”的牌子,不仅是给景点减负,也是给游客体验和安全保障加码。一些商业拍摄把景区公共资源当成“私人片场”,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妥的。但景点商拍也不宜全部禁止,比如一些冷门景点就可以通过商拍来聚集人气。各地应因地制宜,做好精细化、人性化规范管理。如此,既能守护景区环境,让“最佳机位”回归公共属性,又可开发景区商业空间。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月华)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景点商拍管理要因地制宜

2024年12月17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一段时间以来,商业拍摄扎堆热门景点现象备受争议。继故宫去年叫停商拍后,北京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景区纷纷于近日设立了“谢绝商拍”“禁止商拍扰序”的牌子,引发广泛关注。

  景区为何要谢绝商拍?

  近年来,以网红打卡、婚纱摄影等为目的的拍摄活动,在各大旅游景点屡见不鲜。这些拍摄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场地占用、大量人群的聚集以及嘈杂的拍摄指令,严重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节奏和体验。商业拍摄的增多,还可能对景区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造成潜在威胁。此外,大量人流的集中还会加剧景区的承载压力,造成安全隐患。【详细

  没有禁忌和边界的商拍行为,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占用和消耗。为了“出片”,一些商拍背离了社会规范和公众期许。此次北京市相关公园再次明确禁止商拍,并通过鲜明的态度和笃定的立场对商拍说“不”,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游览秩序,提升更多游客的体验。【详细

  让商拍需求与景区管理“两相宜”

  当然,对商业拍摄行为说“不”,并不意味着剥夺商拍团队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景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报备流程。例如,对于小型、低影响的商业拍摄行为,景区可以允许其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内进行拍摄。对于大型、影响范围广的商业拍摄行为,景区则需要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和审批流程,以确保其对景区环境和游客体验的影响降到最低。【详细

  景区能不能进行商业拍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商业拍摄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如何确保商业拍摄活动在不影响景区正常运营和其他游客游览体验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的商业拍摄不仅能够为景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详细

  推动公共空间“美美与共”

  从长远看,景点公园等场所面对商拍需求,在“该禁的禁”之外,不妨探索改进和优化服务,推出一些“自选动作”,为有需求的游客创造更好的拍摄条件。只有不断完善旅游市场的服务供给,游客的体验才能“更上一层楼”。【详细

  北京市热门景点谢绝商拍的行动,是维护公共秩序和游客体验的必然之举。在未来的发展中,景区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商拍行为的管理,采取更加灵活包容的方式加以引导,提供个性化摄影体验和服务,在保障游客权益和景区经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游客满意度提升的双赢。【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扬子晚报、潮新闻客户端)

  V视角:

  @舒克:终于能好好看个景,拍个照了。

  @时不我待:景区里一些泛滥的商业拍摄早该叫停了。

  @艺雅:叫停部分商拍有助于恢复景区的纯粹性,提升游客体验。

  @红海:希望不要“一刀切”,建议景区可以设置专门的商拍区域。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热门景点出示“谢绝商拍”的牌子,不仅是给景点减负,也是给游客体验和安全保障加码。一些商业拍摄把景区公共资源当成“私人片场”,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妥的。但景点商拍也不宜全部禁止,比如一些冷门景点就可以通过商拍来聚集人气。各地应因地制宜,做好精细化、人性化规范管理。如此,既能守护景区环境,让“最佳机位”回归公共属性,又可开发景区商业空间。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李月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