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威:拷问恒天然超级合作社模式

2013年08月13日 07: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傅云威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可谓流年不利。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尚未平息,斯里兰卡政府日前又宣布,在恒天然奶粉中检出双氰胺,随后勒令在本国销售的新西兰奶粉产品全部下架。一时间,以安全标准高著称的新西兰乳业堕入多重“安全门”,面临四面楚歌境地。

  平心而论,本轮危机出现之前,控制了新西兰90%以上奶源的恒天然长期保持良好安全记录,能做到这一点相当难得。同时,不管恒天然的危机何等严重,人们必须看到,相关问题是由该公司主动发现并公布的,体现出其自检系统的强大。

  据悉,恒天然的乳制品工厂普遍设有高效的追溯制度和自检体系,以确保问题得到及早发现和控制。一旦发现哪个批次的原奶出现问题,工厂就会追溯到出问题的牧场。

  恒天然长期保持良好安全记录,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经营模式。这家乳业巨头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公司制实体,而是一家合作社组织。有别于大资本为王的公司制实体,合作社是中小生产者和小资本者的联合体,每个成员都是合作社的股东,享有相对平等义务和权利,合作社宗旨在于服务成员利益,而非为大股东赚取高额利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积沙成塔的协同效应。

  由于个体牧场主是恒天然的股东,且存在完善的质量追溯机制,仍就确保了个体牧场主和恒天然的根本利益一致,而高度垄断局面,则避免了多头竞争产生的内耗和标准不一等问题。

  可以说,恒天然作为一家超级合作社,已自成体系,堪称新西兰乳业的化身,这是全球乳业独一无二的现象。

  然而,乳品的生产过程和化学特性决定了乳业是极易遭受污染源困扰的行业,乳业安全危机可以防控,却不可能根除。在这种天然弱质前提下,当局者若对制度过于自信,难免会在事业昂然前行之际,突然招致偶发性事件的沉重打击。恒天然这种看似超级稳定、密不透风的经营模式和垄断局面并非完美无瑕。

  如何结束一家独大,为新西兰奶业引入更为多元化投资主体,营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值得新西兰当局考虑。毕竟,一个产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不宜长期掌握在单一实体手中。

  不过,中国乳业并不能沾沾自喜。多项网络民调显示,绝大多数中国受访者依然会选择洋奶粉。对中国乳业而言,只有参透偶发事件的成因,及时把握机遇,着眼行业战略布局,一方面积极借鉴海外乳业经营模式中的可取之处,实现乳业管理革命性变革;另一方面,推动资本走出去,结缘上游优质奶源和品牌要素,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中国乳业才有重整河山的机会。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