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冉两会围观】两会热词传民声 期盼改革线路图

2012年03月16日 06: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7.5%”“改革”“房价合理回归”“涨工资”“城乡同比例选举”“反奢侈浪费”“异地高考”……亿万网民关注的2012年全国两会即将圆满落幕,一个个凝聚“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民生暖心剂”的两会“热词”,承载着代表委员的铮铮建言和网民的殷殷期待,凸显出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盛会的时代面容,更让人们聆听到一个走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民族的强劲足音。(3月14日《扬子晚报》)

    2012全国两会甫一闭幕,亿万网民就总结出了两会期间频频出现的十大热门词汇。这些词汇出自代表委员之口,却来自民间,承载着普通老百姓希冀改善生活的美好愿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一路狂奔,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GDP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愈加丰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但不能忽视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财政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投入不足,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都市中,面对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房价,身临拥挤不堪、负荷运转的交通,看看手中增长缓慢的工资及蹭蹭直上的物价,普通工薪阶层的安全感、幸福感一点点被吞噬;乡村里,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后,老人及孩子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农民增收缓慢,“一亩地纯收入7.5元”的状况使农民止步于医院、校园,“因病致贫”、“因教致贫”等现象的存在挤压着人们的幸福空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经济增速的放缓,并不是说中国将止步不前,而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在积蓄能量谋求更大的发展。为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12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将安排13828亿元,同比增长19.8%。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心系百姓,契合民生需求的建议不断涌现,深化民生改革,改善百姓生活已成共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多达70次提到改革。这表示时代发展至今天,我国已步入改革深水区,一些顽疾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改革过程中不免牵动各方利益,也会遇到重重阻力,但一切发展的目的都应当以百姓利益为依归,改革也是如此。

    所以,相比各种关于改革的理念,我们更需要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也期待两会期间勾勒出的改革线路图,能够切实改善民生。(陶冉)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个人专栏·延伸阅读

>>>【陶冉两会围观】<<<

 

税制改革的“馒头”有望成功出锅

 

解读房价挤牙膏式降价的背后

 

 以药补医:公立医院须回归公益性

 

PM2.5时代:经济发展积极信号

 

禁喝茅台是三公改革"第三步"?

 

解读民资进入银行业细则的突破

 

不出新招 楼市调控盼“落地”

 

供暖南下可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让农民工进城有尊严地活着并不难

 

征收拥堵费:一劳永逸为时过早

“月收入”关乎安全感是伪命题

CE两会原创评论

 

>>>【振峰两会观察】<<<

>>>【邱林说两会】<<<

 

>>>【浩俊评两会】<<<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