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近日发起近20年来首次大规模义捐活动,称获捐资金将用于城市景观林带建设。让人意外的是,该消息一出,网友反对声成片,在拒绝捐款的同时,还直指政府部门绿化建设中的“浪费”和“不透明”现象。义捐活动虽已开始,但目前未收到任何捐款。对此,市绿委会回应称,绿基会发起义捐活动是支持城市绿化,并非因城市“绿化资金不足”。
不差钱的绿化资金,募的哪门子捐
这个义捐倡议来得很不是时候。几天前刚刚刮过的一场台风,让深圳倒了11万棵树,损失惨重,被质疑栽树也搞豆腐渣,而一河之隔的香港,倒树不过千余棵。同一场台风,深圳的损失是香港的数十倍,深圳是如何种树的,又是如何养树的,实在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详细】
这次募捐实质上是纯粹的行政单位的意思,与公益原本毫无干涉,之所以拉进来一个半官方的公益组织,只是为了避嫌。那么,避的是什么嫌呢?这两家行政单位,原本就是城市景观林带建设的责任单位,而相应的建设资金,都是由政府财政作为保障的,在现在城市建设、绿化到处都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这样的部门原本是不应该缺钱。【详细】
没有人“拒捐”,拒的都是“糊里糊涂的捐”
这些年,城市建设工程中借着栽树、搞绿化实现部门自肥的消息太多了,某些权势方与承包商编织的利益链条也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想让纳税人“二度掏腰包”,不提供证明管理最优化、监督很靠谱的信息,不公开经费账目明细,如何能够服众,让大家为你搞好花花草草心甘情愿地买单?【详细】
号召市民支持城市绿化是否只有发起义捐活动一条路可供选择?要知道,在市民对政府的城市绿化行为存在质疑的情况下,发动大规模的义捐活动只能令市民产生抵触心理。市民拒捐的结果不但吸引不到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绿化建设,反而因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而导致政府政令(倡议)权威度的降低。【详细】
以纳税之名拒绝捐款是公民意识的进步
随着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手中的权力,对公权力的监督也越来越频繁。而像深圳市绿化中被指“浪费”和“不透明”的批评,都是政府信息不公开造成的,也是市民对政府作为的监督方式。【详细】
交出去的税、捐出去的款,不是“泼出门的水”。关注自己的财富流向,关注纳税额的利用,关注善款的使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公民权利。在中国这样一个强调道德伦理正确导向的国度,做任何事情,总是把“目的”看得重于泰山,却往往忽视了过程与手段的正当性。【详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无论是纳税额还是善款,每一分一毛都是民生之重,需要我们锱铢必较。从这件事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公民意识已经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或许深圳市绿色基金会至今仍然想不通,那是因为老百姓已经“过河”了,他们还在蒙着眼“摸石头”,奢望浑水摸鱼。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