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纳税之名拒绝捐款是公民意识的进步

2012年08月02日 08:33   来源:中国网   王传涛

  近日,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发起近20年来首次义捐活动,称获捐资金将用于城市景观林带建设。媒体称发起义捐是因为政府财政绿化经费无法全部到位。而义捐活动遭市民抵制,目前未收到任何捐款。官方回应称,绿基会发起义捐活动是支持城市绿化,并非因为绿化资金不足。有网友回应称,作为纳税人,我已经纳税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必须的。(8月1日《晶报》)

  “义捐”,是个特别唬人的词语。在“捐”字前面加上一个“义”字,好像是在说明你如果不捐,就是“不仁不义”。要是上推几年,因为怕被人质疑为“不仁不义”,一看到“义捐”就得赶快拿钱包捐款,也不管捐的钱最后进了谁的腰包,有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可是,深圳市绿色基金会“目前没有收到任何捐款”的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见到捐款就掏钱的时代,似乎成为历史了。在笔者看来,这体现了公民意识的增长。

  市民们拒绝捐款的理由是“已经纳了税”。这个理由,实实在在又堂堂正正,令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哑口无言。城市绿化,首先是城建和园林部门的事。而政府职能部门搞绿化应该是有财政拨款的,而财政拨款来源于税收。因此,在没有搞清楚这个绿色基金会和城建园林部门的关系之前,市民们拒绝捐款,不仅不是没有爱心的表现,还是捐款更加理性的表现。而且,“支持城市绿化”和“并非绿化资金不足”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搞清楚:既然绿化资金充足,你们组织哪门子捐款?

  “已经纳税”,只是理由之一。更需要追问的问题还有两个。其一,政府部门搞城市绿化,动辄就是几个亿,而且,往往会成为一种“种树运动”,天价树、昂贵树不断,栽了又挪的现象也是习惯性重演。市民们希望看到政府部门在绿化方面的有一个合理的、透明的,能够和公众互动的公共决策过程。现在,市民们既不知道政府还有多少钱可以搞绿化,也不知道政府怎么搞绿化,上来就给市民们索要捐款,着实有些不靠谱。

  其二,深圳绿色基金会,理应有合理的、透明的运作机制。其运作,应该要符合《基金会管理条例》。郭美美事件之后,人人担心自己的钱被郭美美花掉。收入和支出的情况,不被老百姓所了解,老百姓又凭什么给你捐款?应该说,无人捐款是公众对于当下基金会体制不满的表现。而如果我国基金会的管理能够更加完善,赢得公信力,相信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近段时间以来,台风“韦森特”袭击我国华南地区,造成深圳市11.5万棵树受损,与一河之隔的香港树倒报告仅1387宗,形成了反差。许多市民们批评深圳市栽的树根基太浅,换树频繁,只顾及美观,不顾及根系生长,不注意保护大树。这样的种植绿化思维,也引起市民们的不满。市民们不想把自己捐的款变成一棵又一棵被风吹倒的树。

  公民意识进步了,公民精神增长了,道德绑架进行逼捐的习惯手法,就不会再具有多少效力。“已经纳了税”一句,更是代表了纳税人权利意识的觉醒,纳税人不应成为自动提款机。捐还是不捐,在纳税人那里,不再会成为一个问题。纳税人经不起“左手纳税”、“右手捐款”的折腾,纳税行为不需要累加式重复,纳税人应当得到尊重。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