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在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消防器材市场中,一些商家竟连防毒面具也敢造假售假。不防毒的防毒面具,不仅上架各大电商平台,还在线下多个省市出现。
防毒面具不防毒,既谋财又害命
生产劣质防毒面具的企业,干的是造假勾当。据报道,有的商家自戴假面具感到呼吸困难;有的明说无法通过相关检测;甚至还有商家称,着了火谁还去辨别真假。这些“非标”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售价仅为20元,但消防认证编码等信息完备,从外观看与“国标”产品几乎毫无差别。【详细】
不防毒的防毒面具,用手一撕就破,用火一烧就穿,使用无法过滤毒气的活性炭,戴了不如不戴……不帮忙还添乱,不防毒还可能助燃,如此视安全为儿戏、置他人生命安危于不顾,既谋财又害命,简直无良无耻、恶劣至极。【详细】
不能放任劣质救生装备大行其道
一些商家认准了不少购买者为装装样子、应付检查的购买心理,便以低廉的价格、逼真的品相投其所好,甚至不排除有购买者知假买假。而“非标”产品仅可预订,也客观上增加了制假售假的隐蔽性和监管难度。消费者“帮着捂”,监管方“逮不着”,让一些人制造和售卖救命工具时更加有恃无恐、心安理得。【详细】
要看到,《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消防产品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这也提醒相关部门要恪尽职守,不能放任劣质救生装备大行其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