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从海底高铁隧道盾构机到0.01毫米极小径铣刀,今年“双11”期间,一批大国重器在电商平台“上链接”。除了仅供展示的大国重器,一些中央企业还上架了一批技术和材料过硬的商品,消费者可直接下单,体验科技带来的便利。
大国重器也可以很“亲民”
这是“国家队”第四年亮相“双11”。过去三年,国资委旗下新媒体平台“国资小新”借助淘宝店铺、直播间等,集中展示中国制造最前沿的成果。今年,除了“仅展示”的硬核链接,首次有大国重器可在线交易。大国重器“双11”的“故事连载”,展示出大国重器一步步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详细】
事实上,高端科技赋能民生才是一种日常。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几度往返,带回来的太空种子培育出的水稻、辣椒、西瓜,让消费者尝了鲜,并给予未来农业无限想象空间;从“天外”到“身边”,基于中国北斗技术的短消息搜救腕表、水稻无人化智慧农场、精度可达5厘米的无人驾驶清扫车等产品迭出,催生一批经济新模式。那些酷炫的科技“能上天”也“能落地”,一直在积极推动社会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丰富。【详细】
在更多人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双11”上架大国重器,乍看是天马行空之举,背后却是央国企勇于突破常规的创新精神。近年来,央国企一边通过创新传播方式,不断尝试拓宽表达场域、寻找与普通网友的共鸣点;一边注重消费市场拓展,探索渠道创新,把过硬的好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详细】
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跟跑到领跑,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既有赖于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孜孜不倦、广大科技企业的主动作为,更离不开全社会尊重科技、崇尚创新、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电商平台转变为中国制造业科普的重要阵地,以轻松活泼的姿态向公众展示产品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创新,让原本高大上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在更多人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厚植创新的基因,这样的尝试值得肯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