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国货购物车”让公众分享中国科技光荣与梦想

2024-11-04 07:26 来源:湖南日报

  “双十一”即将来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的新媒体平台“国资小新”,在其淘宝店集中上架了20件大国重器。“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隧道掘进机“永宁号”、“祥云”AS700载人飞艇……那些以往只能在新闻报道中见到的硬核国货,有的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展示,有的甚至能够像普通商品一样加入购物车购买,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真的很提气!”电商平台页面的“宝贝详情”中,详细介绍了这些大国重器的性能特点,让人直观感受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硬核”所在。全球首个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全光骨干网,全球首台会“爬陡坡”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一个个“全球首个”“全球首台”,鲜明地彰显了大国创新的实力。网友一边加购,一边感叹:“厉害了,我的国!”参与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相关资料显示,这已经是“国资小新”连续两年参与“双十一”活动。相较于去年“能看不能买”,今年店铺里不仅有两个可下“订金”的大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民用载人飞艇“祥云”AS700、中国广核集团的质子治疗系统,还有一些与硬核国货系出同门的央企民用产品如飞行员手表、碳纤维自行车等,可以直接让消费者购买。这其中彰显的正是科技创新的真正意义:既能“顶天”,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研发高精尖技术;又能“立地”,在服务民生中点亮万千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不要小看这个“硬核国货购物车”,实在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跟跑到领跑,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既有赖于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孜孜不倦、广大科技企业的主动作为,更离不开全社会尊重科技、崇尚创新、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电商平台大促转变为中国制造业科普的重要阵地,以轻松活泼的姿态向公众展示产品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创新,让原本高大上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在更多人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厚植创新的基因,这样的尝试值得肯定。

  近些年来,从“太空出差”的亲切称呼,到“硬核国货购物车”的“玩梗”表达,越来越多人以平视的眼光、自信的态度,分享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光荣与梦想。而这场大国重器惊喜上新引发的舆论互动,也将进一步激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成为我国朝着科技强国阔步前行的生动注脚。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硬核国货购物车”让公众分享中国科技光荣与梦想

2024年11月04日 07:26   来源:湖南日报   万丽君

  “双十一”即将来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的新媒体平台“国资小新”,在其淘宝店集中上架了20件大国重器。“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隧道掘进机“永宁号”、“祥云”AS700载人飞艇……那些以往只能在新闻报道中见到的硬核国货,有的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展示,有的甚至能够像普通商品一样加入购物车购买,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真的很提气!”电商平台页面的“宝贝详情”中,详细介绍了这些大国重器的性能特点,让人直观感受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硬核”所在。全球首个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全光骨干网,全球首台会“爬陡坡”的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一个个“全球首个”“全球首台”,鲜明地彰显了大国创新的实力。网友一边加购,一边感叹:“厉害了,我的国!”参与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相关资料显示,这已经是“国资小新”连续两年参与“双十一”活动。相较于去年“能看不能买”,今年店铺里不仅有两个可下“订金”的大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民用载人飞艇“祥云”AS700、中国广核集团的质子治疗系统,还有一些与硬核国货系出同门的央企民用产品如飞行员手表、碳纤维自行车等,可以直接让消费者购买。这其中彰显的正是科技创新的真正意义:既能“顶天”,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研发高精尖技术;又能“立地”,在服务民生中点亮万千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不要小看这个“硬核国货购物车”,实在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跟跑到领跑,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既有赖于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孜孜不倦、广大科技企业的主动作为,更离不开全社会尊重科技、崇尚创新、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电商平台大促转变为中国制造业科普的重要阵地,以轻松活泼的姿态向公众展示产品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创新,让原本高大上的科技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在更多人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厚植创新的基因,这样的尝试值得肯定。

  近些年来,从“太空出差”的亲切称呼,到“硬核国货购物车”的“玩梗”表达,越来越多人以平视的眼光、自信的态度,分享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光荣与梦想。而这场大国重器惊喜上新引发的舆论互动,也将进一步激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成为我国朝着科技强国阔步前行的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