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文若:“稳增长”要摒弃“凯恩斯主义”情结

2012年05月25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济形势的变化就像小孩子的脸,昨天我们还盼望把过快的经济增速降下来,今天我们就要为如何避免经济进一步下行而担忧。4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之后,无论是GDP的增长放缓,还是固定投资增长不足、抑或是进出口贸易增长下行、银行信贷需求不振等,都显示出国内经济面临着增长下行的风险。

    怎么办?对于一些把政府当作“慈父”的人来说,每当遇到经济形势变化,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凯恩斯主义”情结。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成为主要的资金投放地。但在2010年经济刺激计划退出后,基础设施投资开始放缓,并成为推动投资下行的一大重要力量。

    这个问题说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经济学不能完全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答案。一方面,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是供给,而不是需求。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另一方面,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政府要去指定一个产业发展方向,指定一个技术路线,失败的概率非常大。唯一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千家万户的企业发展,让千百万人去探索。

    当然,对于一个习惯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体来说,完全把“消费”当作引擎不现实。所以,5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不仅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且还要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

    会议的要求只是战术问题而非战略问题。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经济增长主要的来源不是来自投资,而是来自效率的提高。所以,经济增长要从依靠投资转到依靠效率提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旨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提高生产率创造有利条件;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商品交换,为生产率的提高改善流通环境;保障稳健的货币供应,提供商品交易媒介,同样服务于生产率。商品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只有创造更多更新更好的商品,并使之通畅顺利地完成交换,并惠及所有商品的使用者,这才能真正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另外,还要通过产权制度和激励制度的改进刺激生产。正如吴敬琏所说,改革开放带来的“浮财”已经挖净,“傍政府、赚快钱”的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如果要想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让个体或者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它取得的回报相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它们的创新能力。否则,企业或者个人就会去“傍政府”,因为政府手里有资源,这样就会破坏激励机制。

    投资本没有错,但如果打着“凯恩斯”的旗号,喊着“稳增长”的口号去大规模的搞重复投资、无效投资建设则大错特错。让民营企业摆脱制肘,让人们收入合理增长,这才是“稳增长”最核心的要点。(荀文若)

 

相关新闻:

 

稳增长宏观政策三条主线明朗

 

相关评论:

 

正确理解和有效把握“稳增长”


加快改革为“稳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稳增长”最该“稳”什么?


让消费成为“稳增长”的“支撑腿”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