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精英”现象的化解主要不是一个衣食、住房、就业等生活需求层面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权力分配、资源配置、制度规范、民主进程等方方面面,从根本上讲需要营造一个“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当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国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腰板越来越硬了,可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则高达七成。(12月5日《西安晚报》)
相对于大多数无权无势、失意贫困、受人欺侮的底层民众来说,党政干部、公司白领、知识分子处于社会显层位置,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乃至拥有的权力和资源,都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将其定位于“强势群体”实属理所当然。那么,精英阶层为什么会有如此高比例的人自认“弱势”呢?是他们贪心不足期待强而又强,还是他们矫揉造作故意放低身段呢?笔者认为,这两种心态都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过这应当不是根本原因。
“弱势”首先当然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在生活水平、社会地位、发展空间上的窘困与无助。比如城乡贫困人口、残疾人、失业者、下岗工人、农民工等等,他们在基于经济分化之上的社会分化不断加剧的当今社会,整体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不是趋于上升,而是处于相对下降的状况,因此相对被剥夺感比较严重,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
与此同时,“弱势”还典型地反映了非特定社会群体面对社会权力与资源分配不公、特权阶层与资本大鳄的肆无忌惮、社会规则的非正义与不公平时的焦虑与无奈。比如官场“潜规则”、“厚黑学”盛行使得部分官员看不到凭借自身努力而升迁晋职的希望;比如大学行政化加重、学术不端蔓延使得一些教授在权力通吃面前产生弱势心理;再比如职场竞争激烈、资本嚣张使得许多白领为保饭碗而疲于奔命,不得不接受被盘剥的现实。由此而造成的精英阶层自认“弱势”自然是情理之中的。
特定与非特定社会群体如此普遍地自认“弱势”,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深刻地反映了当今社会不仅存在着大批缺乏基本生存与发展条件的“弱势群众”,还存在着大批由于公平正义的“供给匮乏”而导致强烈的焦虑与被剥夺感的“弱势精英”。
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政府真抓实干,“弱势群众”现象是可以比较简单地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方式、缩小收入差距、加强公共服务与保障等“财富供给”的方式而予以化解的。而“弱势精英”现象的化解则要复杂得多,也艰难得多。它主要不是一个衣食、住房、就业等生活需求层面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权力分配、资源配置、制度规范、民主进程等方方面面,从根本上讲需要营造一个“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正如国家行政学院王玉凯教授所言:“消除公众普遍的‘弱势心理’,政府责无旁贷。”政府应该尽最大努力保障政策本身的公平和正义,如果政策本身就不公平、不正义,一味地维护资本霸权与官场特权,而不能让绝大多数人感受到“太阳的光辉”,那么只会将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驱逐到社会和谐发展的轨道之外。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