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库部长韦恩·斯旺上周批准,中国山东如意集团控股的财团可参与收购澳最大棉花生产商丘比公司的竞争。几天来,澳不断有报道表达对此收购的担心,甚至有政客批评政府批准中国公司参与竞标是“耻辱”,危言耸听地说交易威胁到澳国家利益。
澳关心丘比公司的归属情有可原,这不仅因为丘比公司是全澳最大的棉花生产商,产量占全澳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还因公司在昆士兰州南部拥有9.3万公顷土地,巴朗河流经其间,境内有多个大型水坝和灌溉设施,持有全澳最大的用水执照。不过,丘比公司欠债超过3.2亿澳元,从2009年开始自愿进入监管程序。公司的债主包括澳国民银行、太阳集团银行一直在通过出售丘比公司的棉花产品止损。
细看山东如意的收购条件。根据澳政府要求,一旦收购成功,山东如意与澳本地纺织企业兰皮尔公司联合组成的财团必须在3年内将对丘比公司的持股比例从80%减到不超过51%;收购方还承诺不会削减工作岗位,所有现有员工待遇不变;本地家族企业兰皮尔公司将运营并管理丘比公司。至于用水补贴,收购方也同意在水市场上出售所有未使用完的配额,这意味着政府可通过这个市场回购所有补贴。
此外,由于收购金额可能超过3亿澳元,这一收购案也按照规定交由澳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审核,并且通过了澳国家利益审核。一旦收购成功,山东如意还必须每12个月向委员会报告进展,以便对方核查是否兑现收购时的承诺。
平心而论,这样的收购条件不可谓不全面,对于当地经济、就业、纺织行业的照顾不可谓不周到。然而即便如此,仍有澳议员跳出来重弹“保护国家利益”的老调,说山东如意表面是民企实则并非如此,澳战略物资不能落在中国政府手里,云云。且不说他们罔顾山东如意本身30%股份属于日本企业的事实,按照他们的逻辑,丘比公司现有员工的福利不是国家利益?地方经济继续受丘比公司的拖累不是国家利益的损失?整个澳棉花产业继续动荡符合澳国家利益?
看这些反对者的理由,说到底只有一个———收购方的中国身份。随着中国企业在澳投资的加速、在澳业务的拓展,澳国内这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对声不绝于耳,常常把一桩普通的商业案例变成影响两国关系的事件,此前,华为公司被禁止向澳国家宽带网项目提供设备就是典型一例。
说这样的反对声是条件反射式的,盖因为他们完全无视中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高度市场化的经济,无视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都已走上市场化道路,甚至一些中国企业本身在资本上已经国际化。这些中国企业像世界各国其他企业一样,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商业运作。
回到这次收购,通过收购,如意集团能获得稳定的、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在世界纺织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它愿意满足澳方的诸多限制条件。澳有关方面应给予中国企业以公平、非歧视性的投资环境,这符合双方利益。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