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权力”原本不该成为生产力

2012年06月27日 07: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贺方

  深圳一李姓女子自称找了“政府的关系”,从开发商手中拿得批条,可以7.8折购买两套大南山紫园别墅,低于市场价839万元。不过事后,开发商不同意按折扣价卖房,女子指其不讲信用。近日,记者获得的相关录音显示,开发商董事局主席龚某龙确实曾答应给李女士7.8折优惠。龚某龙说:“她说她是某书记的亲戚,我才会给她这个折扣。如果她不是,我会给她这个折扣?”(《大河报》6月26日)

  不管自称是书记亲戚的买房者,还是给出超低优惠价的开发商,其目的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和权力很亲近,而亲近权力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生产力——购房者可以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获得普通人难以得到的收益,开发商虽然表面上看“让利幅度”很大,但从长远看也是获益的,因为给亲近权力的人以额外好处,等同通过亲近“亲近权力者”和权力建立起亲近关系,从而获得更大的好处。

  这也就是开发商之所以要反复强调购房者一定是某书记的亲戚才能享受如此折扣优惠的原因所在,开发商的醉翁之意在于获取“亲近权力的生产力”,一旦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基础条件是错误的,开发商当然要撤回之前的优惠承诺。事实上,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此现象不应当纠缠于个案,而应超出个案审视“亲近权力就是生产力”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

  亲近权力之所以能够成为生产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社会的资源分配是以权力为圆心向四面八方扩散的,离权力中心越近,得到的社会资源就会越多、越好,反之亦然。当权力而非权利成为资源分配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亲近权力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表现在给领导亲戚超低价购房的具体个案上,更表现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上。近日,由清华大学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系列调研报告之二》显示,毕业生最理想的单位类型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到了六成以上。

  当然,亲近权力能够成为生产力,也与权力运作的不透明和自由裁量权过大有关系。当权力既是资源的分配标准又是分配的手段时,与权力的亲近程度就成为获取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同时,这也决定了太多人可以像那个购房者一样,从虚构的与权力的亲近关系中,获取不正当的生产力,比如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的假借纪委之名敲诈官员、冒充官员亲属骗取他人钱财等案例。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权者本人既是“亲近权力就是生产力”的受益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害者。

  正常的社会情况下,亲近权力是不应该产生生产力的,反倒是亲近制度更能产生生产力,越是按照规则行事越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当“亲近权力就是生产力”日渐流行并且被一些人运用到极致,说明我们社会中的一些公权力,还处于非常不规范的运行状态中。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对权力进行充分有效的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使得亲近权力与否对于当事人的预期利益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