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中央和地方GDP数据“掐架”何时才能罢手?

2012年05月25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并不出乎意料,今年一季度各地GDP汇总之和再次高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GDP总量为10.80万亿元,而据记者汇总各地数据得出的结果是11.28万亿元,两者相差4800亿元。从字面上看,央地数据依旧“掐架”,地方数据的“水分”仍然不少。(5月24日中国经济网)

    “并不出乎意料”,说明问题并不是始自今日,公众早就需要对GDP数据“另眼相看”。


    本该不能分毫有差的GDP数据如今却如同儿戏一般,实在令人忧心。在挤掉了很多“水分”的情况下,中央与地方两者还相差4800亿元,数据的真实性及可借鉴意义也令人怀疑。早有前车之鉴,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GDP总和为51.8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多出4.6万亿元,相当于多了一个山东省。

    对于这一问题的成因,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统计口径不同、技术缘故,以及行政干预导致某些地方存在数据虚高的现象。说是数据虚高,其实就是当地政府为了地方以及官员政绩,不惜动用权力认为拔高数据指标,而这恐怕才是中央和地方GDP掐架的真正推手。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可谓“大动作”频频。除马建堂局长多次在正式场合强调预防和严惩统计数据造假行为外,从今年2月18日起,全国70万家“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需要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国家数据中心或国家认定的省级数据中心报送统计数据,以避免数据可能存在的造假干扰。同时还设立曝光台,曝光一些地方政府干预企业独立上报数据的行为,有的造假官员甚至为此付出了代价。

    然而,众多措施之下,各地上报数据造假的现象仍然频繁发生。不仅如此,有调查发现,目前全国仍有不少市、县、区通过成立“统计改革小组”或印发文件的方式对企业直报数据采取行政干预,甚至有地方政府正在运作与直报数据并行的另一套汇总数据,实施数据双轨制。这说明,统计数据造假的土壤还没有从根本上被改变。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央地GDP掐架到什么时候才能罢手?

    统计数据不真实,尤其是GDP数据造假,必然影响国家的宏观决策。少数地方及官员得到好处,倒霉的却是全国普通百姓,故有“统计造假是最大的腐败”一说。目前的问题是,最大的腐败并未得到最严厉的制裁。因此,要杜绝人为造假,还原数据真实,尽快终结央地GDP掐架,只靠一般的说教不行,曝光也难管用,处理几个造假人员可能也没有打到“七寸”,恐怕只有对授意统计数据造假的地方官员及行政主要负责人予以最严厉的制裁,这个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张国栋)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一季度31个省份GDP总和高出全国数据4800亿元

 

相关评论: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和客观评价GDP


GDP政绩亟待向民生政绩华丽转身


拧不干的GDP的水分


对统计造假,“狠话”不如“严打”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