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经济网 席田亮/摄)
科创新苗,将有更多“金融活水”再次滴灌。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没有创业投资的支持,很多“小巨人”“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难以快速成长、发展壮大。当前的国内创投市场中,国资是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截至今年6月,央企共管理126只创投基金,认缴规模529亿元,已投金额313亿元,在推动科技攻关、纾解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实践来看,促进创投行业健康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也就是耐心资本。“从0到1”的创新,最激动人心。但圆梦之前,往往要走过艰苦、寂寞的长路。那些急脾气的资本,不可能成为有眼光、有耐心的旅伴。如何培育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呢?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有形的手”要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此次政策措施为央企创投基金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是明确“投到哪里”,也就是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投资标的。另一方面是解决“钱从何来”,中央企业应当围绕主责主业,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引领各类长期资本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开展有效投资。
还要看到,针对此前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无论是“考核评价以功能作用发挥为核心,兼顾效益回报等要素,不以单纯追求财务回报为目标”,还是“根据投资策略合理确定风险容忍度,设置容错率,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项目的基金,可设置较高容错率”,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有利于央企创投基金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拓展发展空间,大胆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