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仅北京地区,就有数百家非法“315”网站。这些网站刊登消费者的投诉信息后,依靠收取涉事企业的公关费和删贴费牟利,日进数万元,而消费者从头到尾都被利用。据从业者称,315前后投诉最多,也是他们挣钱最快的时候,业务量能翻番。(3月15日《新京报》)
消费者投诉到“315”网站,却被充当了“冤大头”,不仅投拆没有意义,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成为人家赚钱的工具,假网站日进数万元,赚得钵满盆溢,而企业花点小钱,却消了灾,似乎都是赢家,可消费者的权益呢?却仍然是无着落。
消费者投诉到网站,其实,也很无奈之举,如果向消协投诉,能够解决,何必去寻网站?只是没想到的是,自己投诉的网站竟然也是假的。仅北京地区,就有数百家非法“315”网站,那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不知道有多少消费者已被上当受骗?
一边是消费者的投诉得不到回应,一边是假“315”网站泛滥成灾,而消费者的投诉又到哪里才能找到回应?假“315”网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搞诈骗活动。是“吃三头”,吃消费者的投诉信息,吃企业的公关费,吃社会公信力,如此畸形怪胎,为何还能够存活?
非法“315”网站泛滥,折射出两个问题:其一,对网站监管的失责。非法网站如此泛滥,为何就管不住?其二,消费者正常的投诉渠道在哪儿?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如果正规的维权渠道畅通无阻,非法“315”网站又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投诉来赚钱?
非法“315”网站,本就不该赚到钱,本不该有那么好的“生意”,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实在是消费者的悲哀,也是监管者的悲哀,连消费者的投诉竟然也能够用来赚钱,那岂不是天下最为滑稽的事?
有多少非法“315”网站在“诈骗”消费者的感情,有多少非法“315”网站在“诈骗”消费者的权益?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