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说两会】杨绵绵之忧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2012年03月11日 06: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日前对媒体表示,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培养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但我国目前的人才体系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人才不对接”的社会现象,说明我们国家的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需要创新。(3月10日 人民网)

    杨绵绵提到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但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还不高,特别是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高技能人才相对缺乏等瓶颈问题。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更是创新驱动之源,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力量。高技能人才需要在发展中锻炼和造就。人才成长离不开个人的天赋和努力,更离不开发展提供的机遇和舞台。一旦离开发展,人才便失去了成长的沃土。为此,国家应出台刚性的保障措施,实施培养高技能人才计划。

    2011年7月,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将达到3900万人。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高级技师180万,技师820万,高级工2900万),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新时期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的信号导向。

    我国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改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在一些制造业领域,不缺研发人员,缺的是把研发成果转化为产品生产制作出来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创新方面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与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宣传高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政策上要出台重视高技能人才的保障措施,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

    二是采取激励措施。在国家、省、市、县级要设立相应的权威性考评部门。在每年参加大赛或考核中,拿到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要按照规范的等级标准享受政府补贴。这样可激励企业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热情,促进技术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进而促进高技能人才群体快速发展。

    三是对于贡献业绩特优的高技能人才,在社会地位、薪酬福利等方面要有所考虑,让高技能人才所作出的贡献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除了上述措施外,中央政府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顶层设计时还应在提高“含金量”上下功夫,推进培养高技能人才政策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出管用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真正解人才发展之急,让高技能人才感到很“解渴”。(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个人专栏·延伸阅读

>>>【邱林说两会】<<<

 

打好“保胃战” 监管机制亟需改革

 

稳定物价 关切低收入群体的感受

 

扩大内需 不能忽视工薪阶层

 

实现粮食九连增要管控种粮成本

 

外需环境变化 外贸倒逼企业转变

 

民企走出去与中国制造走出去

CPI涨幅回落仍需防通胀

CE两会原创评论 

>>>【振峰两会观察】<<<

>>>【陶冉两会围观】<<<

>>>【浩俊评两会】<<<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