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网站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7%。实际上,食品价格回落被认为是2月CPI“破4”的主要原因。进入2月份,食品价格开始持续回落,尤其是春节期间涨幅较大且权重较高的蔬菜和肉类。(3月9日 中国经济网)
令人欣慰的是,2月份CPI涨幅回落至3.2%,比之前一些专家所预测的CPI涨幅3.5%还少了0.3%,这是对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很好回应。同时也说明,只要措施得力,CPI涨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2月份CPI涨幅的回落让各级政府松一口气,毕竟防通胀这根弦绷得太久。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态势的确立,今年物价从总体态势来看,涨幅将进一步回落。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CPI涨幅预期,或者叫调控警戒线,既是今年宏观调控确立以防通胀为首要任务后的目标细化,也是给民众的一剂安心丸。尽管物价仍然存在回落空间,但由于目前经济景气程度比2008年底金融危机时明显要好,再加上通胀成因的变化,本轮CPI涨幅回落的底部可能会有所抬高,甚至不排除在2012年底或者2013年重新出现物价上涨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CPI涨幅回落的“底部”无论是3%,还是今后可能回落到2%或再低一些,都代表着物价绝对水平的正增长。要看到,民众对消费价格的敏感度最高,房价仍处于高位,各地水电气价格相继上调,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对价格上涨趋势的预期不可能不提升。
在传统的通胀因素之外,当前CPI增长增加了一个新的推手,即成本的上升。这既表现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表现为人力成本的上涨。对于原材料价格,在缺乏定价权和足够的议价能力的情况下,属于不可控制的上涨;对于人力成本的上涨,则属于不能控制的上涨。
综上所述,未来价格走势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目前通胀压力相对较大,一是石油价格可能面临突然变化;二是以工资上涨为主体的成本压力的推动;三是资源税的改革;四是农产品基础薄弱。这些因素都可能引发物价上涨。
因此,当前对价格调控的掌控仍不能掉以轻心。各级政府还应继续采取各项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反弹;加强房地产调控,继续实施“限购令”,由于房价对CPI涨幅的影响较大,只有解决目前房地产价格过高,才能控制住CPI涨幅。与此同时,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改革,切实提高民众的抗通胀能力——这才是最有力的防CPI增涨手段。
CPI涨幅升降无疑是个晴雨表,其涨幅控制住了,政府的公信力就得到提高,社会稳定就有了保障,同时民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也增强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一诺千金,庄重而深邃。置于重要位置的CPI涨幅控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分量,值得各级政府做深刻思考、深入地理解并付诸切实的行动。(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个人专栏·延伸阅读
>>>【邱林说两会】<<<
打好“保胃战” 监管机制亟需改革
稳定物价 关切低收入群体的感受
扩大内需 不能忽视工薪阶层
实现粮食九连增要管控种粮成本
外需环境变化 外贸倒逼企业转变
民企走出去与中国制造走出去
CE两会原创评论
>>>【振峰两会观察】<<<
>>>【陶冉两会围观】<<<
>>>【浩俊评两会】<<<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