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1424亿斤,历史性地实现“八连增”,为“十二五”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也保障了全国粮食的有效供给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然而,目前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种粮效益仍然偏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否得到提高的背景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会代表委员为粮食生产建言献策。(3月6日 新华网)
尽管近年来由于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农民受益,农民种粮积极性比前几年有所提高,但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侵蚀”着种粮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今年在提交“两会”《关于粮价的建议》的提案中,给出了湖南省物价局的统计数据,2010年农民种植每亩水稻的纯收益是186.2元,但其中包括104.1元的国家粮食直补,剔除补贴,农民的纯收益只有82.1元。2011年,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了121.6元,农民种植每亩水稻纯收益仅有116.6元,除去109.1元的国家粮食补贴,农民纯收益只有7.5元。
1990年我国的粮食(水稻)收购价是0.22至0.24元/斤,2011年的粮食(水稻)最低收购价是1至1.1元/斤,只涨了大约4倍。但同期的生产资料价格涨了20多倍。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他在建议“政府要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出售粮食。”袁隆平的建议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的确,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于保证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一旦农民失去了种粮的热情,即便是农业投入增加、科技到位、基础设施改善,我们面对的仍可能会是土地撂荒、粮食减产。
这为各级政府提出了一个课题:保护种粮的积极性,不仅在于从政策层面上进一步加大对种粮的补贴力度,以及加强对种粮成本的管控,提高亩产的赢利空间,更需要提高种粮的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能力:一方面,进一步加快粮食生产的产业化步伐;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民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种粮的综合效益。
粮食足天下安,重视粮食安全,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终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确保粮食增产,各级政府应在以下三方面多做工作:
一是以货币化的形式,直接补贴给生产环节,如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建立粮食生产成本弹性的补贴机制;
二是逐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对粮食产销和成本收益变化情况的分析,适时提出最低收购价和粮食支持保护政策的措施;
三是部分放开粮食购销市场,让农民有卖粮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如果今年要在2011年“八连增”的基础上实现“九连增”,还需要下很大功夫,其中,调动农民积极性尤为关键。粮食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多年来用“一号文件”的形式强化对农业工作的重视,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是需要智慧的,相信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声音会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得到现实的反馈,这终将会我们所有人的共识。(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个人专栏·延伸阅读
>>>【邱林说两会】<<<
打好“保胃战” 监管机制亟需改革
稳定物价 关切低收入群体的感受
扩大内需 不能忽视工薪阶层
CE两会原创评论
>>>【振峰两会观察】<<<
>>>【陶冉两会围观】<<<
>>>【浩俊评两会】<<<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