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3月5日新华社)
钱江晚报:“作风稍一改年省几千亿” 振聋发聩
“作风稍一改年省几千亿”当然可以视为一种权力伦理的倡导和自省。但很显然,指望“作风自律”去创造“几千个亿的生产力”并不靠谱,只有尽快将这种“权力慎独”转化为制度理性,同时引入公共监督,才会“不成问题”。否则,“作风稍一改年省几千亿”顶多就是一笑而过。
千龙网:不妨理性看待“电信资费不能无休止下降”
电信资费高不高,下降空间有多大,这个可以仁智各见。但不管怎么说,在国民收入无根本性增长的情景下,降价就是硬道理,就是让利于民。要说电信资费还有降价空间,那么,这么多年来,“资费”一路看涨的其他行业,尤其那些占尽天时地利、挟“垄断”以令“涨价”、罔顾民生的“长子”们、“国”字号,是不是更有降价空间?下降80%不现实,下降8%也不成吗?
羊城晚报:教育投入占GDP4% 梦想落地谨防打折
即便教育投入占GDP4%,但能否用在刀刃上,也需强力监督。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的田淑兰明确表示,“国家的教育经费既存在宏观上的整体不足,个别地方也存在效率不高、奢侈浪费的问题,两种现象并存。”要找出不少高校乱花钱的例子可谓太容易不过:区区只有三层的食堂,居然也要安装观光电梯;建豪华校门,动辄以千万元计……此外,据报道,科研经费的增加,一些科研人员很容易成为“暴发户”;至于高校成了腐败新领域,亦非新闻,有的高校行政人员连洗脚费也能公款报销。
广州日报:PM2.5公布之后还要多几个追问
能否以公布来推动PM2.5的信息透明,从而帮助民众正确看待?以前有很多数据,虽然公布了,但却和公众的切身感受相差太大。因而,公布的数据要真实反映广州的空气质量,而不能“孤芳自赏”,有关部门应提供真实的数据,要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并接受公众监督。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全面真实,也希望能发布PM2.5数据的监测站点越多越好。
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历史性变化”凸显民生导向
PM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等项目监测,这既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也将“空气质量也是民生”这样的环保民生理念更自觉地付诸实践。历史的转折点,总会在人们不经意时出现,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盘点近年来政府交出的民生答卷,从医疗到教育,从就业到环保,不少多年来一直想达成的民生目标终于实现或接近完成,以前不敢想的一些民生愿景也初现端倪,这是党和政府长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带来的累积效应的逐步显现,也凝聚了广大代表委员心系民生、为民解忧的艰辛努力。
大河网:为日赚3.2亿的中国烟草欢呼
现在,有人提倡禁烟,这岂不是脑子进水了?烟文化是一种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允许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今天,能随意以大棒残忍对待传承了几千年的国粹吗?再说了,香烟除了“快活如神仙”外,还能振奋民族精神,关键时刻抽两口,上刀山下火海都不怕,不信可以瞧瞧咱们相关的爱国主义影视剧。我们坚决不给香烟贴上“爱国主义”的政治标签,但香烟里的“爱国主义”成分能轻易被否定吗?
CE编后语:
不管是PM2.5的首入、GDP首次不再保“八”,还是对烟草行业盈利、反腐倡廉取得成效等方面的关切,两会期间的每个“民生数字”都凸显出中央回应民生诉求的积极信号。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民生改革的前景便甚是光明。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