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

2010年12月08日 05:58   来源:长江日报   夏昌奇
    关于中国社会的各种数据日渐多了起来。这些数据是否可信、如何解释,公众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

    权威,并不能确保数据的可信度。比如政府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发布的物价涨幅、中产阶层等数据就曾受到广泛的质疑。在自己的主观感受与看起来更为客观的调查结果之间,公众选择了前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会盲目排斥所有与自身感受相悖的数据。前不久国内《人民论坛》杂志主持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5.1%的党政干部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党政官员群体向来被视作社会的中上阶层,现在的数据却说有近一半的干部自认弱势。这与公众头脑中的既有印象相去甚远,也与141万人蜂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现实呈现出极大的反差。有意思的是,社会舆论对该数据是否可信完全没有兴趣,而是以该数字为据对社会阶层的失衡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在公众的讨论中,数字是多少已然不是关键,“弱势感”的蔓延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

    自认“弱势”,是相对剥夺感使然。在同一调查中,受访者中除了党政官员,还有知识分子和公司白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知识分子和近六成的公司白领也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其比例甚至较官员更高。这些通常被看作社会中上层人士的“弱势感”从何而来?相对于什么,使这些在社会结构中占有相对优势的群体产生了相当普遍的被剥夺感?权力分配的差等在其中有何影响?

    “三教九流”、“三六九等”,这是我们对社会阶层分化的通俗说法。经典的社会阶层分析方法,是以财产、收入、教育程度、职业声望等为依据将社会划分出几个有等差的阶层来。阶层被看作是社会的基本结构。这种按照相对客观的指标划分出来的阶层被称为“客观阶层”。与之相对的,随着社会阶层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除了所谓的“客观”阶层,社会个体的主观认同感在阶层的形成中占据了很大成分。当我们不是以外在的指标,而是以社会个体自身的心理归属来划分社会群体,就会得到“认同阶层”的概念。

    一般来说,客观阶层与认同阶层不会是完全吻合的。换句话来说,一些按照社会经济指标被划分到某阶层的人也许并不这样认为。党政官员喊“弱势”,大抵可以看作是客观阶层与认同阶层出现了“错层”。现在的情况是,这一错位并不是个别的,至少从该调查的数据来看,反差是相当大的。问题出在哪里?

    事实上,近年来研究中国社会分层的学者已注意到这一现象。张翼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关于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的研究论文中指出,“那些收入并不低但却在参照群体中将自己认同在最下层的人们,更易于发生不满。”这一结论得到了2002年一项大型社会调查数据的支持。

    不满,总要以各种方式宣泄出来。这是“弱势感”蔓延令人不安的地方。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