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的消息,“4.14”地震,截至2010年4月15日上午9点,共造成617人遇难,313人失踪,9110人受伤,重伤970人。其中,15000户民房倒塌,有十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截止到15日早晨8时,共记录到灾区余震总数为750次,其中3级以上余震8次。
尽管余震不断,但处在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段里,我们期望那些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生命,能尽可能多的及早得到救助。汶川地震救援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废墟中的生命奇迹,随时都会出现。
同时,我们期望各支医疗队能给伤者提供最好的治疗;陆续到达的救灾物资,能够早一些分配到受灾民众手中。当地政府部门,要充分做好各种救援力量的组织协调,以确保救援有条不紊;在通信迅速恢复的情况下,应确保信息发布的畅通、高效,尽可能地鼓舞受灾民众的信心与勇气。随着救援的有序进行,心理咨询和安抚工作,应有效跟进……
这些,都是汶川地震救援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从近两天的媒体报道看,这些宝贵经验,正在发挥着应有的效力。相信,汶川地震时曾激起的全民参与的救援、帮扶、捐赠等种种满溢人性光辉的善意行动,将被再次点燃。丝丝缕缕的人性善意,将汇集成大爱的暖流,必将随着救援的进行,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温暖着受灾民众的心灵,鼓舞他们从悲恸中抬起头来。
因为,我们在汶川地震后绽放的大爱光辉与人性善意,不应该因为彼时慈善机制的不完善透明、志愿者组织经验的略显稚嫩,陷入灰心。我们不应该因为现今地震预报技术的仍不准确、校舍质量安全的依然欠佳,满怀失望。我们应该看到,近两年来,慈善组织的运作,正在向透明化转变;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正逐渐迈入成熟与理性阶段。而且,作为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报技术的改进,绝非一日之功;校舍质量安全的全面完善,也需时间保证。
多发的矿难、西南旱灾、地震灾害……不可否认,种种现实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灾害频繁的年代,并将继续生活下去。但我们不能因为种种改变的艰难、现实困境的仍在,萌生灰心和失望情绪,陷入迟钝与冷漠。因为我们应该相信,艰难与困境可以改变,大爱光辉与人性善意能够永存。而且,那些在灾难中应被制度积累并固化的东西,必将进一步随着玉树地震救援的进行,早日梦想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