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形成“空气杀手” 罪责在谁?

2012年06月13日 06: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南室饮冰

    6月11日,南京市环保局紧急召开媒体通气会,表示在正常天气中,空气中PM2.5占PM10的50-60%,秸秆焚烧时占比达到90%以上,其中黑碳成分是平时的4倍以上。6月9日20时草场门测点黑碳最大浓度超出正常浓度值近4倍。(6月12日《新华日报》)

    七月将至,正值南方即将入梅的时节,静风、高湿、低压本已形成了质量不高的空气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就显得格外严重,甚至对市民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根据媒体消息,6月9日晚,受沿线焚烧秸秆产生烟雾影响,宁洛高速公路安徽省蒙城段发生多起多点车辆追尾事故,共造成司乘人员11人死亡,59人受伤。

    有人气愤地表示,这些烧秸秆的人应对这些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相关农民是制造“空气杀手”的罪魁祸首,很多网友支持这种看法,舆论的矛头瞬间指向了当地农民。

    笔者认为,将“空气杀手”归罪于农民的想法不够科学,农民不应承担所有的责任。

    回想十几年前的秸秆焚烧,规模并没有像近几年这么严重。原因在于多年前,农村生活条件不高,缺乏燃料,遗留的秸秆通常会被用来烧炉灶、盖草房、喂猪等。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不再需要秸秆来维持日常生活。

    既然农民不再需要秸秆,就会想办法处理掉。媒体经常提出的解决途径是“秸秆还田”,一种方式是将秸秆弄碎,埋入田中,待其发酵后成为肥料,另一种方式是由相关单位回收,制造出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后,再返还农村使用。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农民情愿焚烧,也不会选择这些方法,“秸秆还田”成为了看上去很美的纸上空谈。

    要想在南方实现秸秆入田作肥,还面临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入田作肥的第一步就是将秸秆收割弄碎,目前中国收割机市场上多为大型机械,比较适用于北方开阔的土地;而南方水系发达,田地中沟渠繁多,一旦大型机械进入田地,沟渠尽被破坏,别提收割秸秆了,能不能继续播种都是问题。

    有人提出既然机器无法作业,为何人工不能操作?近年来,农村“空心化”愈加明显,大批青壮年离开生长的土地,奔赴大城市打拼,不再满足于当一名耕种作息的农民,留下的老人、妇女被迫成为了耕种田地的主要劳力。而收割秸秆后,面临10天之内必须放水、播种水稻的压力,因为水稻的播种延误,会直接影响秋水稻的收获,一旦冬天来临,秋水稻还没收获,就会给农民带来巨额经济损失。

    退一步说,就算真的把秸秆人工弄碎埋入土地,花费的高额人力成本尚且不谈,问题是当地农民根本没有时间去等秸秆慢慢发酵,形成肥料,一旦放水播种水稻,土里的碎秸秆会被冲出,厚厚地漂浮在水稻秧苗上方,令秧苗窒息,不能生长。

    之前提到的另一个方法是由相关单位回收,将秸秆制作成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这个办法目前在南方实施起来也很有难度。上文提及的农村“空心化”是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回收成本高也是农民选择焚烧的原因。因留守的劳动力——老人、妇女等精力有限,不可能自己将秸秆打包送到回收地点,如果想送,就得雇佣短工帮忙,卖秸秆的钱远不能填补油价、人力成本等带来的经济压力。还有一点,秸秆焚烧过后形成的烟灰富含钾元素,是很理想的钾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很少有农民会不烧秸秆。

    因而,将责任全部推到当地农民身上的观点是不够科学的,要想避免出现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应该另辟途径,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之前有媒体报道,2008年,南京江宁投资近200万建起的秸秆气化站,刚刚开业不到2个月就关门了,从来没有烧过秸秆。投资百万的高科技设备成了摆设,原因就在于缺少政府支持,高额的运作成本,低额的经济回报,导致其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正常的运营。而且与南方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秸秆处理回收企业数量很少,规模也小,根本经不起市场竞争的风浪,很容易陷入经营窘境。

    因此,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增加财政补贴,研发新的循环利用技术,鼓励相关企业发展,让被烧的秸秆成为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香饽饽”。除了现有的秸秆回收用作沼气返还农村使用,还可以尝试在秸秆饲料、秸秆固化等方面展开研发。而最重要的是,尽快研发出适用南方田地的精巧小型收割机械,为秸秆回收提供可能。在此基础上,再推广上文提及的“秸秆还田”也不迟。(南室饮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南京黄霾天祸首是烧秸秆

 

相关评论:

 

秸秆焚烧何以成为“会呼吸的痛”?

 

雾霾天气带给城市诸多思考

 

请读懂“黄昏天”的烟火味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