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请读懂“黄昏天”的烟火味

2012年06月12日 08: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肖时候

  早上还好好的,头天下过雨的武汉,除了有点闷热外,天气格外晴朗清爽,不料,到9点左右,天色居然渐渐暗了下来,变得雾朦朦与昏黄,如沙尘暴一般——很不幸,刚在网上看到的南京“黄昏天”现象,在武汉上演了。

  读者纷纷打进报社的报料电话证实了这一判断,说这雾怪怪的,有烟火味,焦糊味。报道称,6月10日,南京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城市始终笼罩在灰霾中,监测显示黑碳最大浓度超出正常浓度值近4倍,表现出秸秆焚烧影响的显著特征。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重污染情况。

  灰霾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导致恶性交通事故频发,还可使航空、公路交通、河流航运等陷于停顿;大雾也可能使输变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导致高压线路短路和跳闸,造成“污闪灾害”;更为严重的是,大雾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环保专家进行了估算,在这种有烟火味的“黄昏天”,一个人24小时呆在户外的话,其呼吸的空气相当于抽了15包香烟。(人民网6月11日)

  秸秆年年烧,烧成这样的却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黄昏天”的污染,板子光打在秸秆身上恐有失公平,工业污染、特定的气候条件与烧秸秆污染的种种因素叠加,才有可能导致这么严重的污染事故。

  联想到去年12月上旬,笼罩在京城以及华北平原上空的那场持续数天的大雾天气,空气质量也是严重超标,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中度重污染。大雾这种灾害天气,已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一种警示。虽然我们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已日益进步,对PM2.5已不再避讳,但再科学的监测,也只是雨后送伞。污染已经发生,除了得到一串数值外,监测本身是并不能减少污染物的。对空气污染,除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从源头上严加治理。否则,空气质量监测只是民间的老黄历般,告诉你今日污染严重否,宜不宜出行,并不能从根本上带来生活上的好运。

  灰霾天里,从汽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烟雾到烧秸秆带来的烟火味,已是越来越刺鼻呛人。问题是,谁来读懂这大雾的烟火味?指责农民将秸秆一烧了之的不负责?斤斤计较于PM2.5的话语权?这些都无助于大雾的消散。

  面对节能减排的繁重任务,我们扪心自问,在利用秸秆生物发电的推广应用上,在对农村的科技投入对农民现代化生产的指导引导上,我们又做了多少。同样,对一些污染项目,地方政府又痛下决心关停了多少、改造了多少?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又该如何取舍?

  环境面前,没有哪个地方是一座孤岛,不管城乡的发展保障之类是否一体化,每一个生活在城乡上的生命,其健康福祉都是一体化的,同呼吸共命运。农村环境的品质决定农产品的品质决定城市生活的品质,多一份对乡村的关怀,多一份对底层生活的关怀,就是多一份对城市对上流社会的关怀。各级政府的每一项决策,多一点对民情的体恤对现实的观照,我们的空气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一点呛人的烟火味。

(责任编辑:武晓娟)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