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是什么让保障房只能存活在数字之上

2012年05月10日 13: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2011年,开建保障房的任务被层层分解,武汉分到11.8万套的任务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但据媒体调查,武汉存在以旧充新,用宿舍楼充当新建保障房的现象。不只武汉,珠海、东莞等都有将宿舍楼“贴牌”为保障房的情况。有地方官员表示,国家强调“新增”未说不可“筹集”。

 


    保障房也能贴牌么

    住房问题事关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权利,大家对于这开工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房赋予了太多的期望。可让民众郁闷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保障房的建设可谓是“命运多舛”,某些地方政府没有把精力用到好好完成任务上,相反却用到了阳奉阴违上,或是只挖坑不开工,或是像这样“新瓶装旧酒”。


    “山寨保障房”背后的数字之谜

    数字作假还是“小”问题,质量作假就是对事故隐患的放任与放大。去年年底,武汉市硚口区面积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紫润明园”爆出多处地基下陷、墙面开裂、楼房漏水等问题。这样一个“问题项目”,不仅顺利通过质检、消防、特种设备检测、环保、规划等多个部门的层层验收,获得武汉市建筑工程黄鹤奖银奖、武汉市结构优质工程奖,还头顶“保障房项目建设样板工地”的光环——保障房质量安全如斯,数字掺水何足为奇?


    保障房切忌“数字游戏”

    保障房,顾名思义,其初衷本是用于提供住房保障,所针对的对象也只是中低收入群体,目标仅是满足最基本的居住之需。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障房的供给固然需要保证起码的建筑质量和供应数量,但保障房最需关注的其实仍是保障属性,即保障房的选址、配套、户型是否真正符合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之需,至于保障房本身是否新建,倒并不关键,也绝非必须。


    “滥寓充数”扭曲政策善意

    以旧楼冒充保障房再度彰显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治陋习。将上级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实现狭隘的地方部门利益,甚至是个人私利,已成为一种“潜规则”。一般而言,其有六种表现:“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附加性”执行、“象征性”执行、“欺骗性”执行、“对抗性”执行。从而导致两年多来,针对楼市调控政策,全国各地阳奉阴违、试探调控底线的举措层出不穷。


    “贴牌”保障房,伤害政府公信力

    各地对保障房不上心,理由主要有三:一是楼市调控风声趋紧,它在有效抑制涨价势头的同时,也伤了“土地财政”的心,保障房任务重、资金紧,矛盾突出,作假似乎也是“情势所迫”;二是目标责任制约束偏软,早在2010年7月,住建部就表示“将对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开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督促检查,检查结果不好的,要通报批评”,但及至去年3月,580万套保障房未完成的情况仅仅向社会做了一下通报,之后便不了了之;三是糟蹋蹋的保障房质量似乎无人关心。


    “冒牌保障房”困境背后是坚挺的“博弈观”

    一方面,保障房建设尽管有政绩但却无利可图。同样的地块,卖给开发商建商品房和用来建保障房,其利益相差之大可谓“天上地下”;另一方面,开发商对保障房建设也不感兴趣。通常保障房的利润率只有2%。而一般性住宅开发项目的利润率都在30%左右。在如此大的利润差距之下,保障房建设遭受冷遇也就不难理解了。


    谁来为“筹集”保障房画上休止符

    武汉市的保障房建设承诺出现“打折”,从“新建”变成“筹集”,表面上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懒政,更深层面则是地方政府对建设保障房依然存在天然的疏离感。因为,保障房建设带给政府的实际效应绝不如支持其他经济活动获得的多。但为了保证上级任务,完成自己对媒体和公众的承诺,只能在别的地方“筹集”。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方式,对民生投入的缩水只是一方面,更严重的是对政府公信力过度消费。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讽刺的是,一边是保障房数字造假,该建的不建;另一边则是商品房促销竟被摆上了政策的层面。扬州市刚刚出台文件对个人购买商品房的行为给予奖励。

    保障房的数量关切到地方政府的政绩,而相对于卖地建商品房,建保障房的后果损害的却是地方政府实实在在的利益。于是,这种只出数字不用盖房子的“贴牌保障房”顺应潮流应运而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对中央政府调控楼市政策进行试探的行为如果不被制止,“保障房建设”就永远只能存活在数字之上。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白羽)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