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地方保障房建设进程缓慢,并存在以旧充新,以企事业单位宿舍楼充当保障房等情况。武汉、珠海、东莞等地都有将宿舍楼“贴牌”为保障房的情况。渣打银行的一份调研报告认为,国内真正新建保障房不足三成。(5月9日《新京报》)
如果真是将旧楼,通过产权转移登记变身为保障房,提供给低收入群体,倒也是一个无奈的次优选择,倘若只是玩数字游戏,欺上瞒下,应付保障房建设,让公众吃“空壳饼”,那可真是罪莫大焉。中央政府之所以下大决心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民生,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滥寓充数”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政策善意,让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以旧楼冒充保障房再度彰显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治陋习。将上级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实现狭隘的地方部门利益,甚至是个人私利,已成为一种“潜规则”。一般而言,其有六种表现:“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附加性”执行、“象征性”执行、“欺骗性”执行、“对抗性”执行。从而导致两年多来,针对楼市调控政策,全国各地阳奉阴违、试探调控底线的举措层出不穷。
“变通文化”在官场盛行,不仅是对上级政令的对抗,让政策无从落实,更是一种严重伤害政府诚信、公信力的行为,也是官民矛盾的渊薮。这恐怕比具体的政策落不到实处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更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滥寓充数”行为,板子只打弄虚作假者的屁股也不公允。保障房的任务层层分解,一些城市的任务非常重,此外,房屋质量、分配公平等难题也都有待破解。有时,政策本身的瑕疵也是容易遭到肢解的原因,值得反思。
(责任编辑: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