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来国内又掀起了一股“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我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而专家认为这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小的。
所谓“世界遗产”,在现实语境下有着多层含义。一方面,在文化维度上,申遗成功意味着认同感跃升。一旦某地被列入世遗名录,其影响力必能突破属地限制,继而华丽转身为“地球名片”。另一方面,在经济角度看,申遗同样是一个资源升值与变现的过程。随着知名度提升,旅游产业亦会强势扩张。“世遗”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市值的品牌,而“申遗”大致也与一场品牌推广无异。上述二者,在时下以一句简单的陈述句概括,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在很多地方,申遗的意义,首先以其对GDP的贡献测度。“旅游带动GDP的神话,一直为每个申遗的地方政府津津乐道”。以此量之,自然不乏成功案例。“平遥古城1997年申遗成功,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 0.96%增长到2008 年的13.91%”。先行者的路,正被愈多后来者模仿。可期的巨额收益,支撑着追赶者的决心与执著。所以,新宁县可以为此一掷四亿,尽管它财政收入2008年才刚刚突破两亿;所以,全国有多达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尽管还有排到下世纪的申遗“后备军”。
纯粹基于文化认可而申遗,自然无异于天方夜谭。投入必求盈利,申遗亦难免俗。但是,如此这般赤裸逐利,放眼全球想必也是寥寥。寄望申遗大幅拉升GDP,成为不少地方迷恋的逻辑。此类想法令一些地方的官员兴奋,他们似乎从中看到了实现区域飞跃的捷径。这个捷径意味着可以跳过产业建设、可以无视科教、可以无需……竞相申遗的背后,弥漫的是一种急功速成的心态。
需要肯定的是,地方扩大自身文化影响的努力,而申遗本该是此类努力的一部分。但在相当多的地方,申遗变成了“唯一”,仿佛舍之便无以推动文化产业。然而,在消费选择多元化的今天,“世遗”是否仍具从前的“票房感召力”?当理性回归,公众真的还会忍受门票居高、游人爆满的旅游体验吗?从前的成功或不可复制,申遗并非人人可分羹的合算买卖。而基于经济考虑的申遗,本质上不过说明了管理者文化信仰流失而运营创意贫瘠。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