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热”应该降降温

2010年08月12日 07:16   来源:沈阳晚报   刘少华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广州日报》8月11日报道)

    对于一个地方来说,能拥有一两项世界自然遗产,当然是一件好事。发展旅游,招商引资多了一些资本不说,还扩大了地方影响,树立了世界名片。可如果说的直白一些,很多地方申遗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保护遗产,而是借世界遗产之名来赢得GDP而已。所以笔者觉得,有必要为当前的“遗产热”降降温,千万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中国丹霞”申遗牵头的湖南丹霞山所处的新宁县,为这一次申遗花了4亿多元,而其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十几亿换一顶世界自然遗产的帽子到底值不值?专家说值,又是政治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的说了一大堆。可在外人看来,如果申请完世界自然遗产后,没有吸引来那么多游客,没有那么多外商过来投资,那怎么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各大旅游景点都说自己不挣钱,所以才会纷纷要求门票涨价。这也就是说申遗并非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同样是存在风险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出于挣钱而不是保护的申遗模式很容易造成旅游的过度开发,反而使世界自然遗产遭受破坏。按照世界自然遗产的有关规则,对于破坏了自然遗产,达不到相关要求的还要警告或者取消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格。这方面,我们就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张家界为了恢复世界自然遗产的原貌,不就花费了6个多亿吗?

    35个项目备选申遗,这当然说明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自然条件优越,风景名胜众多。但按照中国丹霞申遗的花费来说,那起码也得三四百亿元的投入啊,这笔钱说到底还是要由公众来买单。虽然有的世界遗产申请完了承诺暂时门票不涨价,可谁也保不准以后会不涨。我们已经有了40处世界自然遗产,这个数目在世界上也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还有必要继续申报那么多的世界自然遗产吗?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全国稍微有点名气的自然景点都成了世界自然遗产,除了一个名号,那申请的意义还有多大呢?

    是该给申遗热降降温的时候了。因为功利性的申遗可以带来政绩,带来金钱,可对于自然遗产本身却并无多大益处。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