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开放是进博会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鲜明标识。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进博故事”不断涌现,彰显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和各方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越办越好的进博会持续释放“开放红利”,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金秋时节的黄浦江畔,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火热进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企业展,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均超过上届,其中186家企业和机构连续七年参展。法国化妆品、德国医疗器材、巴基斯坦羊绒围巾、智利车厘子、南非牛油果……在形似“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产品传递着合作的心声、承载着发展的愿景。
开放是进博会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鲜明标识。2012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近年来,中国推出一系列制度性开放举措,积极扩大市场准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重点领域开放合作,展现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坚定决心。在本届进博会上,超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集中展示,则是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从2018年至今,进博会年年举办,从未间断,充分发挥了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的功能,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数据显示,前六届进博会有近25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亮相,累计意向成交额逾4200亿美元,累计组织1130多家外资企业和投促机构赴各地开展精准对接。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进博故事”不断涌现,彰显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和各方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