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政近日纷纷出台。分析人士认为,房价的滞涨甚至下降,将迅速传导到土地价格,进而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预计今年政府的卖地收入将比去年的1.42万亿元缩水4000亿元。(5月12日 中国网)
应该说,今年卖地收入比去年缩水是很正常的,这主要因为去年的卖地收入不正常——“地王”频出,地价疯涨,溢价幅度动辄超出100%,甚至有达到近600%的溢价,那么今年预计缩水4000亿元,约28%左右,应该没有什么可吃惊的。
笔者认为,卖地收入必须要缩水,否则,卖地收入占地方收入的比重越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也越高,势必越来越加重对未来的透支,越来越弱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土地财政推高房价与这种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已是老生常谈,但是土地财政模式将继续存在,地方也将对土地财政继续依赖下去,这个问题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丝毫要改变的意思。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与地方卖地收入缩水的矛盾应如何看待?
虽说卖地收入较上年缩水是正常的,但如果调控继续发力,房价降低或回稳带动楼市降温,地方卖地收入将继续走低,特别是保障房土地供应占比逐渐增多带来的出让收入减少,可能会让地方越来越不适应。就目前情况看,调控刚刚影响到交易量的减少,而房价不但坚挺,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8%。这时候就有声音说“土地出让收入的降低将对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形成直接影响”、“土地开发收益的下降积累巨量信贷风险”,那么,房价一旦停止上涨会怎么样?就更不要说房价下降了。
不调控房地产则投机炒作愈演愈烈,楼市泡沫带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一旦调控,则越来越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地方经济,一有风吹草动便“不可持续”;当然,依赖下去显然更加不可持续。可见这一连串的矛盾都出在“土地财政”问题上。
当下,楼市调控的效力尚未完全彰显,“土地财政”便已牢骚满腹并大有发难之迹象,这既在意料之中,也是必然的反应。这也表明,至少有两个问题不容回避:一是调控如何在地方政府层面得到落实?二是这个浑身上下都是问题的土地财政体制,到底还要力撑多久?还能支撑多久?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