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炮轰房价 功效将几何

2010年04月12日 06:50   来源:西安晚报   燕农
    自新华社播发聚焦高房价的“新华时评”以来,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在内的中央主流媒体,连续14天炮轰高房价、高地价,以及追问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中间未曾“休息”。

    这种被有关专家称“如此集中炮轰某一行业是破天荒的事”,在坊间产生了空前反响,以至猜测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或将尾随而来,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房地产市场和购房者心理。但新华社国内部评论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并无背后推手,而是出于媒体人的责任感自己策划出来的。

    果真如此,那么此轮中央主流媒体接力炮轰高房价,仿佛是高房价在“已与普通老百姓无关”后,媒体以轮番炮轰的方式,对几乎令人产生诟病疲劳的房地产市场,掀起的一场重新聚集眼球的批判与监督。

    就像“新华时评”指出的,现有的土地招拍挂属于供给垄断和需求竞争型。政府部门在房地产市场的背后乃至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面对高房价、高地价却希冀通过政府的调控之手予以平抑,这本身就存在着极大阻力。首先就是众所周知的土地财政和GDP考核体制。那么,一方面让政府确保经济总量,一方面又让其平抑地价和房价,显然存在矛盾。

    其次,正如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的,房价高涨,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腐败惹的祸。社会学家孙立平也认为,房地产是我国社会中隐含权力行使最丰富、能够展现权钱交换关系最典型的领域之一。重庆市原司法局长文强拥有16套房产,重庆市交警原总队长陈洪刚拥有房产26套,上海浦东新区原副区长康慧军利用职权低价购房24套,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原处长陶建国接受开发商贿赂29套房产……设想,如果让拥有大量房产的官员去执行调控房价政策,显然是靠不住的,基于私利他们甚至难免有推高房价的念头。

    再者,公权力在房地产市场中往往能够为自己谋得利益。譬如各地不断爆出的官员超低价购房,最新的例证是,某地公务人员曝光买房内部价为4500元/平方米,而周边商品房小区二手房价格高达4万元/平方米。可以想见,公职人员通过影响房地产的公权力首先为自身解决了住房问题之后,还会有多大动力去平抑房价。

    因此,与市场调控遥相呼应的,是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并且加大力度整治腐败。否则,即使中央媒体接力炮轰,恐怕也很难发挥功效。

    (作者系教师)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