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11月22日《新京报》)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不是新鲜事。时至今日,为何这个问题还悬而未决?无怪乎人们至今念念不忘那个精英教育的时代,可天之骄子们一毕业国家就给分配工作的时代毕竟已经远去了。
不可否认,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偏颇,存在盲目招生的嫌疑。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偏差。教育部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这本无可厚非,但这种调整不应该单以就业率作为衡量标准。一方面,就业率尽管与专业的冷热有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具有规律性。今天的热门专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冷门专业,一些冷门专业的就业率未必就低于热门专业。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来说,更不能用就业率指标来决定这些专业是否应该招生,因为这些专业的特质决定它们永远不可能成为市场的宠儿。再者,统计就业率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猫腻也很难说,现实中也有一些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强迫学生到企业当廉价劳动力,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可贵”的就业证明。
就业率只是反映了高校学生的就业与否,至于就业的质量好坏难以确认,因而它不能作为评价专业设置的唯一指标,更不能由它来决定专业去留。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用就业率的高低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或者一个专业的好坏是不科学的。学什么专业,将来就从事与其相关的行业,这当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但实际情形是,很多人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风牛马不相及。
一方面,大学生难以就业;另一方面,我们深感基础学科和冷门专业人才缺乏。只能说这折射了现实的窘境,也反映了教育产业化与公益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鱼与熊掌”的矛盾,尚需区别对待。有些就业率低的专业的确需要淘汰,可有些专业即使就业率再低也不能淘汰。即使真以就业率来决定专业去留,那也要挤干其中的水分才行。(关东客)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