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昨天,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11月22日《新京报》)
按照这样一个“机制”,可以幻想出几年之后的一番图景,到那时我们的大学里就全是好就业的“热门”专业。由此,我不得不为我的母校担忧起来,那所在100多年时间中均以“文史见长”的大学,在这一文件精神指导下,该如何自处?
就业率低专业停招,这样的话语并不是第一次见到,之前已有不少高校自己颁行过这样的措施,而今以教育部名义号令全国高校行之,更是引来一片批评声。理想主义者痛惜,如此功利化办学,大学精神更要荡然无存;务实者则提醒,那些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为了留住自己一方地盘,势必会生造出虚假的就业率,“被就业”恐要愈演愈烈。
不过,作为一名工作没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先要为教育部这一文件的初衷辩一两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可以慢慢发展,但学生们花那么多钱读四年大学,大多为的还是一个好工作。就拿我当初选专业来说,就毫不犹豫地填了三个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新闻、国贸、外语。然而,到了毕业之时,这三个专业,就已经不受待见了。
有由热变冷的,自然就有由冷变热的。如此不由得生出一份隐忧:两年就减招甚至停招一个专业,到五年、十年后,这专业突然就炙手可热了,那可就后悔不及了。
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的冷热专业,就宛如农民种地一般,今年蒜价高了,第二年便跟风全都种蒜,到头来却落得个“蒜贱伤农”。原因都归结于缺乏对农民的指导,然而最根本的,却是农民们习惯了计划时代的那种“乡上要种啥就种啥”,早已失去了对市场的敏感度与生产的自主性。
同样的,大学专业忽冷忽热,以及如今这“就业率低就停招”的政令,说到底,依旧是大学高度行政化的产物。
近年来,“去行政化”成了高校改革的热词,然而从实践来看,仍旧举步维艰——如果一所大学连开什么专业都不能自己说了算,何谈办学自主?又何以避免诟病已久的“千校一面”?
当赋予了高校足够的自主权力,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它可以“功利”一点,只招“热门”专业;也可以独守学问,坚持“大学之道”。这都不必劳教育部费神,因为“市场”会决定一切,到那时,学生们选择“冷”“热”专业,也便会理性多了。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