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信:监管“打酱油”,毒水入长江

2011年11月03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江西萍钢实业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以下简称九钢)将近在咫尺的长江视作天然污水处理厂,肆无忌惮地把强碱性污水通过明渠直接排入长江。而每天都在九钢厂区附近巡视工作的湖口环保局工作人员却对此熟视无睹。(10月2日中国经济网)

    印象中,排污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像九钢这样大胆的还真是少见。不过,虽说九钢的明目张胆有些少见,可也并不意外,我们甚至可以揣摩出它的心理:一是认为自己身为龙头企业,又是纳税大户,“台子”够大,当地执法部门不敢把自己怎么样;二是污水处理成本太高,对微利的钢铁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要保证企业盈利,只能从这里“节约”。

    这种发展思维有些病态,不过更让人吃惊的是,一个造成严重污染的“毒水”排放事件竟然能在当地存在五年之久,而且就发生在监管部门眼皮之下,直到今日连个“红牌警告”也没有。监管“打酱油”至此种地步,真不知该是气愤还是伤心?

    监管部门之所以会对乱排污视而不见,想必与财税脱不了关系。由于污染企业多是当地纳税大户、就业大户,一些地方政府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出于“稳定当地社会”、“保持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对企业违法行为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严格执法,有时候甚至以权代法、干扰执法、包庇违法、执法违法。一些企业不遵守法律,正是吃准了地方政府的这种心理。

    环保执法其实并不难。从以往的例子来看,只要有决心,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执法效率和效果。比如2003-2006年,我国环保部门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三年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问题7万余件,这是史无前例的。现在,在群众的怨声载道下,九钢的污染问题依然搁置五年,可以从个别官员不执法、个别企业不守法上找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当地并没有建立严格执法保护环境的决心。

    当然,九钢并不能因此便减轻“负罪感”,把这都当成监管方的责任。作为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年高速增长这一奇迹的重要参与者,企业在为自己的贡献自豪的同时,也应为由此导致的巨大污染而警醒和自责。在巨大的财富面前,企业不能迷失自己,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牲牺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必将受到自然与社会的处罚,最终伤害经济发展。

    在环保方面,企业的义务与责任应该有新的解释——企业除了解决自身产生的环境问题之外,他们也应该在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范围内为保护环境主动贡献力量。这不仅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还应是企业自觉的道德追求。因为我们正处在未来发展的十字路口,企业的每一个选择都关系到未来,必须做出无愧于历史和世界的正确选择。

    还应当提到的是,尽管排放“毒水”危害极大,但这样的破坏程度在长江流域内似乎已算不了什么了。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长江水污染程度已经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部分江段水质严重恶化,并且污染还在加深。一些人甚至感叹,长江已从中国最大的水源地沦为最大的“排污沟”!

    长江的悲剧实际上也是整个中国“以牺牲环境带来经济效益”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占世界的1/5,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但是,在这辉煌的背后,我们是否会变为全球最大的污染源?希望,这只是杞人忧天。(郭有信)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江西湖口毒水直排长江 环保局介入九钢排污依旧

 

  相关评论:

 

  清晓:官商利益纠缠不清,企业污染岂能休?

 

  企业污染岂能百姓埋单

 

  防范跨国企业污染需堵住制度“漏洞”

 

  红头文件支持污染企业,打板子还须找准屁股

 

  封丘县强力复活污染企业意欲何为?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