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中国的上市银行何以逆市狂赚?

2011年11月01日 09: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人们期待已久的今年三季报披露正式落幕。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呈普遍下滑趋势,而上市银行却是旱涝保收,16家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1.66万亿元,超过西部6省同期GDP总和;实现净利润近7000亿元,同比增长三成以上,平均每天狂赚25亿元。(10月31日《广州日报》)

    其中,有13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超30%,民生银行以64.42%的增速领涨,中国银行虽然增幅最小,但也达到了21.52%。国有四大银行在净利润总额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638.40亿元,蝉联“最赚钱银行”桂冠;建设银行实现净利润1390.12亿元;农业银行净利润为1007.57亿元。

    看到这一系列数字,也许人们会问:为什么中国的上市银行这么赚钱?它们赚的是谁的钱?为此,有关机构对上市银行的利润来源作了一番调查,发现这些上市银行80%的收入和利润,均来自“息差”以及各种收费。所谓息差,是指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利息差异,是银行利润的一部分。

    其实,更多的利润来自于银行的各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这部分收入增长普遍高于“息差”增长的速度,占银行营业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日益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极。有数据显示,面向储户的银行服务已从几年前的300多种发展到数千种,收费项目及标准不断增加。其中,备受社会关注和质疑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普遍增幅更超过了40%,占据了银行利润的半壁江山。

    从已披露的2011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上市银行手续费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理财业务、咨询顾问及银行卡费用大幅增长。以华夏银行和深发展银行为例,前者今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90.40%,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310.53%;后者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58.40%,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352%,代理及委托业务增长172%。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市银行已把存款的老百姓当成了摇钱树。在现有的金融体制下,上市银行是“两头食利”:一方面压低储户存款利率,直接向存钱的百姓“收税”;另一方面发明出“手续费”、“财务顾问费”等“中间业务”收费,对百姓进行变相盘剥,这种“金融创新”能力想必已远超西方银行业。

    这说明,中国上市银行的暴利并非来自管理和创新,其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行业垄断、制度保护。在这种局面下,上市银行与百姓之间只能是场分输赢的“零和游戏”。结果,上市银行赢得既大又多,而百姓的血汗钱却没见多出几分。

    有人点评道:上市银行天天绞尽脑汁在最基本的服务上搜刮百姓血汗钱,却没本事开发其他挣钱的金融产品。今年7月1日起,政府从几千项银行收费中删去了34项人民币个人账户服务性收费,但部分银行又不失时机地拓展了新的收费项目,如小额账户管理费、借记卡“个人短信通知”服务费等,给人感觉是“越减越多”。而且,所涉银行有哪个为此受到重处呢?

    如果监管机构继续对上市银行乱收费采取默认、纵容的态度,那么百姓就只能继续明亏暗亏一起吃。对于“16家上市银行获得的暴利超过西部6省同期GDP总和”的消息,很多老百姓恐怕是笑不出来的,只会顿生怨气,因为16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几乎占据净利润的一半,而其乱收费的现象却久治不愈。

    上市银行的暴利是百姓的痛,这种痛是阵痛,无谓长也无谓短。因此,我们呼吁上市银行别再这样不知足,别再把百姓当成获取暴利的摇钱树,请尽快减少乱收费,“还利于民”。同时,银监机构也该强力遏制上市银行无休止的欲望,让这些银行尽可能多地体恤民情民意,重新正视和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上市银行日赚18亿的“底气”何在

 

  银行股抄底时机究竟到没到

 

  银行业利润全球第一并不值得骄傲

 

  银行房贷政策不能挤压民生需求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