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唯有大力度改革,中国股市方能走出低迷

2011年10月07日 06: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自2008年跌入深渊以来,中国的证券市场基本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尤其是今年,股市更陷入了严重的半休眠状态。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与国际证券市场集体低迷有关,但是也不尽然。一方面,今年以来,面临债务危机的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跌幅分别为1.25%、1.73%和3.86%,而中国的沪、深两市股指则分别较年初下跌了11.6%和12.68%;另一方面,在股市的另一端,快速扩容、高价发行、大强度再融资等现象频频出现,以至于原本就让人如雾里看花般的股市,现在越发看不懂了。

    毫无疑问,这与中国股市的不成熟、不健康、不规范有关,与证券市场没有一套完整、科学、规范、有序的机制有关,与证券市场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关。因此,解决中国证券市场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

    也许有人会说,改革有风险。但是,中国证券市场如果不进行大力度的改革,不仅有风险,而且有危险。因为,种种问题,单靠小修小补,靠监管部门发几个文、开几次会、改进一下操作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在这种自我安慰与陶醉中,会让各种病毒和恶性细胞更深地潜入到证券市场的肌体和器官,把证券市场推向绝路。

    勿容置疑,发行是证券市场最迫切需要改革的环节。由于经验和现实方面的原因,中国证券市场从成立之初,定位就过于简单、过于现实,融资似乎成了唯一目的。很多人以为,企业从市场上融到了资金,就算是证券化、市场化、资本化了。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企业都把“圈钱”作为上市的唯一目标。至于钱圈到手以后怎么办,企业很少考虑,监管部门也很少过问。与此同时,由于把融资作为唯一的目标,在发行定价方面,也是越高越好,导致多数上市公司的发行价格远高于企业的实际水平,甚至完全离了谱。也正因为如此,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造假账、做假业绩的现象十分普遍。结果如何,不需要过多的说明和解释。在这样的市场中,投资者的利益如何保障,投资功能如何体现,资本如何运作,就都成了题外话了。虽然截止到今年8月底,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已超过2300家,但其中有多少是对得起投资者的?又有多少是通过上市融资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相信每家企业心里都有一本账。也难怪不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愿上市,或到国外上市。这样的一种发行机制,难道不应该进行彻底的改革吗?

    而从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除发行机制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之外,再融资方面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一领域,银行、保险、大型国有上市公司扮演了极其恶劣的角色。这些原本应当成为市场稳定最重要元素的大型上市企业,通过轮番在市场再融资,不仅把股市当作了圈钱的工具,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特别是银行和保险两大行业的上市公司,每一次的再融资都会带来市场的严重震荡,对投资者利益造成严重伤害。没有规矩的再融资,如何能够成就证券市场的方圆呢?改革再融资体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要确保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没有规范的退出机制是做不到的。因为,只有建立规范有序的退出机制,企业才会把融资与管理、规范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才会在证券市场上变得更健康、更规范、更有序、更有竞争力。但是,自从中国的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几乎没有过企业退市的记录。即便是烂到不能再烂的企业,也能从市场上找到新的“出路”,譬如卖壳。更重要的,一些已经烂得不成样子的上市公司,竟然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避免被ST,或者从ST“返回”正常,继续坑害投资者。而这一切,很多都是在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完成的,有些甚至得到了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指点”。不建立规范有序的退出机制,证券市场能健康发展吗?投资者能对证券市场充满信心吗?

    由于对证券市场缺乏应有的监管、考核和评价机制,没有建立规范的退出机制,很多上市公司除了没有用好融资资金外,在信息披露、分红等方面也是问题多多、漏洞百出。虚报信息、隐瞒实情、与不法分子勾结损害投资者利益等行为随处可见。同时,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有一大批“铁公鸡”,不给或很少给投资者分红,也使证券市场的信用大大降低。因此,必须加大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快证券市场监管、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而监管体制如何改革,则是最重要的方面。

    目前,证券市场虽然从开户登记等方面看仍然人气很旺,但实际上正处于建市以来最低迷、最没有活力的时期之一,投资者的信心和信任感都降到了历史低点。如果再不加大改革力度,再不通过改革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中国证券市场的前景将很不乐观。(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治市与救市并重 方可提升投资者信心

 

     还是要给市场一点信心

 

     让"失血"过度的中国股市尽快"止血"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