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信: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凸显实体经济"鸡肋"处境

2011年09月07日 06: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5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理财产品公告,合计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这些公司不仅“懒于”披露详细投资情况,而且有近一半公司在银监会发布严控部分理财产品后仍作出了投资行动。(9月6日《人民日报》)

    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仍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不仅凸显出部分公司在风控方面的薄弱,更折射出其实业经营环境之惨淡。这50余家上市公司的“另类”巨额投资说明,在市场价格发生扭曲后,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在减弱,经济“空心化”的问题已开始显现。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据调查,南方有很多民营企业,在企业成功做大后都不再搞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主要精力都放在投机房产、资本运作上。还有一部分企业,工厂只是象征性运转(基本上是处于亏损运营之中),这些工厂实际上是被企业当作贷款的工具,但贷出款来并不用于实业,而是通过资金拆借之类的方式来赚钱。

    而且,即便是主业能良性发展的企业,在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的强烈诱惑面前,也难免“动了凡心”。只是有些时候,这些套利行为掩盖在“投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的光鲜外衣之下,让问题看起来并不那么刺眼,巧妙的美化带来的结果是更加刺激了企业逃离实体经济,选择“出逃”去更加快捷、“高效”地获取利润。

    当然,现在并不是要讨论企业的经营管理,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当靠实业起家的众多企业前赴后继“逃离”实体经济,一头钻进坐等“钱生钱”的神话中时,我们应该搞清楚是什么造成了实体经济被“抽空”,我们又该作何反思?

    正如前文所述,资本具有逐利性。资本的逃离,折射出的是实体产业经营环境之惨淡。在不久之前,资本获利几乎都还是不征税的,其后在千呼万唤之下资本利得税才姗姗来迟。但是,对于房地产的资本获利征税,至今还依旧在议,目前所征收的也只是一些固定项目,并且这些税费都是可以转嫁给买方的。相比于资本运作一本万利,获得巨额收益的轻松,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稳定器”的实体产业运行成本却越来越高,不仅有层层关卡,税负也越来越重。

    苛刻的生存环境下,实体经济难言“快乐成长”,一些商人甚至“抱怨”说,做实体是自寻死路。因此,企业从实体领域抽出资金,“奋勇”投身楼市、股市,也很容易理解。你想想,当坐拥数套房产者在两三年的小周期内高抛低吸就可以成为巨富时,当资本收取高额利息“钱滚钱、利滚利”之时,能“淡定”地做实业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相比而言,资本进行炒作的机会太多、盈利太高,当然也轻松许多,谁不趋之若鹜呢?

    只有实体经济强大了,一个国家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但是在政策上,我们鼓励的似乎不是企业家而是投资家,不是在鼓励实体经济而是在鼓励创造资产泡沫。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即便有心于实体产业,,也不敢大口地啃下。换句话说,实体产业成了不折不扣的鸡肋。

    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有其滞后性、投机性,政府应通过政策来进行导向和矫正。当务之急,需要两手策略:一方面,要引导资金流回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实业的财税扶持,调节各类投资的平均利润率,以保护实体产业的积极性。

    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下,实体产业要有一个宽广的舞台,才能够自由地大展拳脚。如果实业时时刻刻都还要看人脸色行事,处处受制肘,完全一副“小媳妇”的样子,资金又怎么会不出逃呢?(郭有信)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上市公司为何“不务正业”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