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四议

2010年10月07日 08:13   来源:杭州日报   张永谊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作了专题调研,提出尽快制订出台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的意见。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收入分配的不公、收入差距的拉大也成为矛盾焦点,它不仅直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将给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共同发挥作用,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一是如何突破因占有垄断市场资源的行业差异而造成的收入差异?纵观目前的高收入人群,大都是占有垄断市场资源的行业。谁控制了某一种资源,控制了某一种行业行政许可,他就可以赢得暴利,享受高待遇、高收入,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市场导致的收入差距,实际上真正在“操作”的这只手是“政策”。我们主张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而享受国家赋予的行政垄断和融资优势的国有企业,它们大多具有高度的收入支配自由,管理人员的高薪高福利,与其他行业的低薪低福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既造成整个社会的分配不公,也不利于这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如何突破因城乡二元体制的身份差异而造成的收入差异?客观地讲,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是,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还在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问题。我国多年来实施的城乡二元体制,无论是国民收入分配,还是资源配置、工农业产品价格等,都存在着差别,最终都集中暴露在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特别是随着大量农民工的流动,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异也带进了城市,农民工和城里人即使从事同一工作,工作质量丝毫不逊色,收入也仍然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还不能普遍享受医保、社保、养老、失业、住房等社会福利。

  三是如何突破因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区域差异而造成的收入差异?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依然有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西部地区GDP由1998年的14647.3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256.58亿元,年均增长率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沿袭了重东部轻西部、重上层轻基层的传统,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

  四是如何有效评估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增长?是的,在收入分配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遵循供求平衡的规律,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推进灵活的用工机制,相信市场对收入分配调节的力量,使收入分配自然达到一个均衡。与之同时,政府又必须制定预期目标,约束分配政策,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激励与规定企业给工人“涨工资”。有专家提出,“十二五”期间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的增长应不低于5个百分点,2020年将这一比重要恢复到50%左右,同时要确保财政支出每年用于民生福利部分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3-5个百分点。这一“刚性”的规定,应该成为约束政府行为的一个基本指标。

  当然,今天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多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在“十二五”规划及更长远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应该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解除城乡居民后顾之忧,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的建设。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