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010年06月21日 08:5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自主创新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世界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只能依靠自主创新。坚持创新驱动,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我国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科技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科领域,无论是科技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科研投入、基础条件建设,还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等,各个方面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充分肯定已取得的进展和成就的同时,对于发展中的差距和问题,我们同样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从整体上还亟待提高。比如,一些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特别是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国际经验表明,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丧失后,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知识产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些年来,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就是为了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新的制高点。因此,我们要继续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科技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长久地保持优势,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局面,肩负着艰巨的任务,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都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该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学研结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激励环境等方面继续努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着眼于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把自主创新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地结合起来。科技创新将深刻影响或改变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从当前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来看,“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地球”等新兴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产、生活和创新方式,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些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变化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把握好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要科学分析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把握好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节奏,充分发挥科技支撑、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着手,打通新兴产业发展各个环节间的障碍,持之以恒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继续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把自主创新政策的着力点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上来,创新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为自主创新产品打开市场做好服务工作。在鼓励大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同时,更加关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要求。通过产学研联合能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使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社会分工在资源优势上实现协同与集成。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可考虑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对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联合建设实验和工程中心、企业购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成果、科研机构从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等,由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给予资助。可通过制定恰当的措施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引导、调控和支持,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激励环境。要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创新人才。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环境。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不拘一格,广纳群贤,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锻炼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成就人才,完善项目投资体系和结构,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 (课题组成员:李艳芳 刘艳巧 杨立杰)

(责任编辑:侯彦方)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