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保证提出了明确要求。四川省在集中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必须进一步巩固发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努力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确保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科学发展不断上水平、人民群众持续得实惠。
一、巩固发展认识成果,始终围绕强化理论武装深化科学发展新共识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打牢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习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力量、政策措施、实际能力、自觉行动。四川始终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大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打牢了推动“两个加快”(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思想基础,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筑了推动科学救灾、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的广泛行动共识。今后,必须紧密联系四川实际,牢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向和工作着力点,不断深化对四川科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不断深化省情认识,积极探索四川科学发展之路。要清醒认识经历特大地震考验、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四川当前正处于“爬坡上坎、蓄势突破”的关键阶段,全省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重大工作推进处于攻坚期,积蓄的发展动能处于释放期,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处于奠基期。要认真分析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牢牢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西部全面开发开放三大机遇,不仅要立足当前,顺势攀登,巩固经济向好发展的态势,而且要把握大势,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四川今后一个时期的更大发展,掌握发展主动权,不断探索符合四川实际、具有西部鲜明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推动四川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全面提升四川在西部的领先优势。
紧扣时代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地在加快发展中转变发展方式。今年是四川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决胜之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奠基“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必须在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上寻找出路,创造发展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毫不动摇地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加快”,不断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中寻求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增添发展动力,努力做大经济总量。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保持四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特殊任务和省情实际出发,加强对关系四川发展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凝聚推进“两个加快”的智慧和力量。把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优化“两个加快”软环境,巩固全省人民推动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要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既善于发现和树立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先进典型,也注重发现和树立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先进典型,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争做科学发展先锋、推进“两个加快”的干劲和热情。
二、巩固发展实践成果,始终围绕落实“双重任务”增添“两个加快”新举措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把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当前发展阶段新特征结合起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四川省委把“两个加快”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实践和最需要取得的实效,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奋力拼搏、超常工作,灾后美好新家园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步伐加快,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大局,进一步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今后,要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化,必须紧紧围绕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双重任务”,带领全省人民爬坡上台阶、蓄劲求突破、开创新局面。
把握工作重点,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作为重要任务,推动四川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要面向未来市场、占领产业制高点、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支撑四川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空间、新增长点、新动力和新增长极。要按照“一主、三化、三加强”,即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立足群众满意,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着力做好就业促进、公平教育、医疗保障、扶贫济困等工作,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加快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加快推进免费教育计划,深入实施彝区“三房(瓦板房、石板房、茅草房)改造等民生工程。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社会热点的引导,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维护灾区稳定、藏区稳定和社会稳定。要通过三个批次的联动整改,着力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最广泛最深厚地筑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化的群众基础。
强化组织保障,着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精神,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成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明确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真正使那些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要坚持不懈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着力选好带头人、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推进一体化,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要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大力倡导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为推进“两个加快”提供坚实保证。
三、巩固发展制度成果,始终围绕健全长效保障构建科学发展新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持久推动力量。四川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长远保障和持久动力,研究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改善民生评价等“六大机制”,并通过由上而下、三批联动对现行政策规定进行“废改立”,为全省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后,要进一步探寻规律、巩固成果,形成更加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
健全制度更新机制,不断发展完善现行制度。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着力健全完善强化理论武装、促进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政绩考核评价、改进干部作风、加强基层组织等方面长效机制。要认真梳理深入分析,综合考虑现行制度涉及的不同方面、各个环节的相关因素,统筹兼顾不同领域、各类主体的利益诉求,力求各项政策措施有理有据、详实具体、操作可行、相互协调。要区分不同情况,努力查找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废止已无存在必要的制度,尽快完善整体适用而局部需调整的制度,重新研究制定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制度。
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性突破。着力推进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机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财政对“三农”投入支持保障制度。要着力推进以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和完善财政性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着力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转化政府职能,科学制定和完善民族地区扶持政策,在省管县体制上实现突破。
强化贯彻执行,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区发展和干部实绩考评体系。必须完善科学考评体系,从源头上保障科学发展制度政策得到认真落实。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细化完善不同类型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指标,增强地区发展评价的科学性。要着力建立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细化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对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社会和谐等内容的考核,确保坚持科学发展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规范到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要求上来。要加强对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检查,强化舆论监督,把长效机制建设和落实情况作为重要督查内容,使各项制度得到有力执行、制度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原载《求是》杂志2010年第11期)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