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幸福指数、让人民幸福……这些词句已经成为各地报纸、广播的热词。《人民日报》2月21日一则报道说,各地十二五规划出台,提升幸福指数成为各地的施政导向。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幸福指数汹涌而至,值得热情欢呼。幸福指数受到热捧,首先意味着各级执政者在不同层级的规划中,普遍强调要重视当地人民群众的主观感受,重视提高民生福利水平,这无疑呼应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幸福指数可以说是与GDP指数一样重要,它一方面可以监测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又是了解民众生活满意程度的“温度计”、“风向标”。
但在热情欢呼幸福指数之余,还有必要正视幸福指数的伴生现象,进一步理性对待和思考幸福指数。
其一,会不会出现唯幸福指数论?当下阶段,幸福指数被热议,特别是在网络上,“唯幸福指数论”正在悄悄生成之中。
其二,幸福指数会不会走向形式主义,演变成为新一轮形象工程?有的城市之间开始拿幸福指数说事,甚至以此作为新的评比手段。在一个城市内部,过去修条马路、建个水厂这样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现在可能都要统计在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的科目之下。
其三,幸福指数高低是由政府说了算,还是有客观统计标准?现在各地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幸福指数,大都属于定性指标,也有部分地方的采取了定量指标,规划指标当然可以由政府先行明示,群众也没有太多异议。问题是一两年后、三五年后,各地为了显示政绩,会不会给指数注水,做假账呢?
关于幸福指数,还有其他许多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现象,暂不一一列举。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幸福指数被热议,可人们对幸福指数的内涵、作用、标准等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弱,以至于在实践中出现了许许多多似是而非的现象。
从幸福指数的国际背景来看,南亚小国不丹人均GDP较低,但国民生活较为幸福,30年前不丹国王首次提出了幸福指数的概念付诸实践。近年来,美、英、日等国重视幸福指数,相继创立不同的幸福指数模式。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13亿人口如何在未富状态下提高幸福指数,这将是一个意义深远又充满挑战的探索。中国首次大规模、大范围提出幸福指数这一施政导向,理应逐步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幸福指数概念体系与指标系统,以此指导中国人民的幸福之旅。
从幸福指数在国内各地的实际运用来看,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工农之间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在提高幸福指数方面,既有许多方面的共性需求,更有差异显著的个性化期盼。在理念方面的借鉴并不困难,但在非常具体、复杂的操作层面,如何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则需要长期的探索和踏踏实实的艰苦努力。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