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认真总结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和经验,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个市来看,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取得的主要成效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个市的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9月开始,历时一年半,共有10604个党组织、276000多名党员参加了三个批次的学习实践活动。三个市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政治任务、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扎扎实实地完成各阶段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一次深刻教育。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的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让党员干部受到系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三个市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对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怎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要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比如,呼和浩特市提出了加快推进“一核(核心区)双圈(城镇圈、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切实提升首府服务全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发展思路。
科学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三个市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感,自觉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形成了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态势。比如,鄂尔多斯市提出的“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新战略,就很好地体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人民群众进一步得实惠。推动科学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三个市在谋划发展、推动工作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得到了实惠。比如,包头市把“保增长、惠民生,下基层、促落实”活动贯穿始终,35名市领导带头,5000多名干部、600多个市直部门和县直单位与1700个基层党组织主动对接,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8300多个,为基层办实事、好事6300多件。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长效机制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学习掌握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长期的任务。当前,尤其需要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去”的要求,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三个市各地区各单位都建立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成果,还应着力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长效机制。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各级党组织应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每个党员的实际,把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学习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学习全员化、常态化,积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改进干部作风长效机制。改进干部作风,光靠号召、光靠自觉或者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来保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三个市在改进干部作风方面都采取了一些切实措施。比如,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按照工作重心下移的思路,由街道党政副职兼任社区党支部书记、街道干部分组包社区,推行“情况在一线掌握、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合、能力在一线提升”的“一线工作法”。这些做法,对于改进干部作风具有借鉴意义,值得总结推广。
领导干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机制。矛盾和问题的存在是一种常态,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整改落实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环节。目前,一些比较简单的、容易解决的问题在整改落实阶段已基本解决,剩余的大多是难题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机制,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以更大决心、更有力措施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组长)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