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领导在浦东新区调研,明确提出要一手抓办博、一手抓发展,要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项目导向,抓好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落实。这不仅是对浦东新区的要求,更是对当前全市工作的要求。
这三个导向,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收获体会和长效机制,产生于学实活动中查找突出问题、落实整改项目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为什么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呢?
这是因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总是要以问题为着眼点。比如提高办博水平、成功办好世博,就是一个直面矛盾、梳理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最近,世博会的组织方通过摆问题,集中妥善解决了九类矛盾,就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统筹化解的好方法。
再比如我们要“转方式、调结构”,也要从“问题”着眼和着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问题和短板,暴露出缝隙和不足。这些问题,既有改革还没有触动的深层次原因,也有由于高速发展而衍生的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着力加以破解,才能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承担着“走在前列”的国家使命。上海要实现“四个率先”,就必然会率先碰到“瓶颈”;上海要当好“排头兵”,所遭遇的问题也必定是“率先”的。率先“吃螃蟹”,率先闯和试,就是率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率先去解决突破一些涉及到系统性、深层次的制度瓶颈,而这些问题往往无法通过一个现成的总体方案、总体安排来全面解决,必须从当前发展和转型中的实际问题、实际需求出发来考虑改革的突破口。因此,上海所处的历史方位、所承担的国家战略使命也要求我们推动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
总之,只有一个一个具体问题去突破,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才能使上海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