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一次精神的“远征”

2010年04月28日 08:55   来源:解放日报   刘功润
    这几天,全世界的目光在浦江两岸凝聚。我们多年的梦想,正在缤纷绽放……

    遥想当年,那酒香四溢的茅台以及小小的梳篦,就像神奇的启明星,点亮了数代人为之奋斗的热望。穿越过一个半世纪的漫长,今天,终于将迎来烟花闪耀的时刻。我们虔诚地捧给世界一座辉煌的城池,每一砖、每一瓦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通过抚摸的方式参观完世博会,并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名篇,她说,“我会把第三天留给世博馆,因为在那里,会有世界的光明,会看到世界的未来和希望。”字里行间,我们分明被她生命深处的“渴望”感动了。

    世博,让未来充满阳光和希冀。一部世博会的历史,恰似一部记录着人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冲突走向合作、从崇拜物质走向崇尚科学的历史,每一届世博会都已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饮水思源,一切始于世博。一切始于世博,不仅是指电灯、电话、蒸汽机、汽车、火车、飞机、航天器等问世,更在于人们观念的进步和心灵的交流。世博会也绝不只是一个各国云集的“庙会”,它的意义再怎么“夸张”都不过分。

    在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与其说是各国城市建筑、生活方式的展演,倒不如说是东西方文化精髓的表达与传递。通过这种科技文化的“竞技”,让市民得到感官震撼,得到文化洗礼,进而促进观念更新,这才是举办世博会的最终目的。因此,要从超越世博会本身的意义去看世博会。比如,上海世博会必然对我国城市建设、软实力的增强、国民意识的塑造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参展国家的发展程度、方式不尽相同,也使得我国各地、各个城市几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样板。学什么呢?经济、科技成果要学,精神面貌、文明风尚也要学。

    世博“东风”,千载难逢。回顾世博历史,大阪是真正把握住世博机遇的城市:借力世博会成功调整产业结构,由原先的重工业产业中心转变为高科技、信息、会展、金融等服务业中心。上海能否以大阪为“镜”,借世博实现产业转型,由世博会带动的软环境建设最为关键。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上海,藉由世博抓住“转方式、调结构”的契机,意义不容小觑——因为世博,“亚洲第一弯”告别历史舞台;因为世博,延安路高架沿线涂刷桥体38.3万平方米;因为世博,上海1360万平方米车行道、439万平方米人行道整修改造;因为世博,地铁新线路陆续开通、两个国际机场相继扩建……

    世博的意义,更在于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阳光”、“雨露”。对上海市民而言,也正是世博会给了一个崭新的外滩、崭新的上海,今后的出行将更为顺畅便捷,城市环境和文明程度也将得到显著提升。诚如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所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理念,很好地写照了全人类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今天,由于互联网的“嫁接”,地球变小了、速度加快了,人们相距愈来愈近,心灵却似乎渐行渐远。在这个时代,人们更向往“想象的浩瀚”、更需要“精神的活跃”。基于此,上海世博会的重点已不是地标建筑,而更在于一次精神的“远征”。我们关心的是,继北京奥运之后,这一次,百年世博精神将指引我们走多远?我们更愿意看到,在世博科学精神的凝聚下,中国意气风发、千帆竞渡显风流。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