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正在席卷全球,为创新服务模式、增强用户体验提供更多可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刻,服务贸易也不例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这一潮流已不可阻挡。
9月12日至16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服贸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不断扩大。服务贸易这个词虽然听起来似乎比较陌生,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乏相关活动,比如,旅游服务、体育健身、教育医疗、信息通信等。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服务贸易在服务和货物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达14.5%,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回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贸易起步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促进体系逐步建立,服务贸易规模快速增长,逐步跻身世界服务贸易大国行列。
如今,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正在席卷全球,为创新服务模式、增强用户体验提供更多可能。比如,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和虚拟购物等,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更加深刻,服务贸易也不例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这一潮流已不可阻挡。而透过近期最热的话题——“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China Travel(中国游)”持续火爆、数字游戏产品成功“出海”、国潮IP刷屏海外,可以说,我国服务贸易正处于创新提升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服务贸易潜力正得到持续释放,助力经济、文化等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共促开放合作 共享服贸机遇
把握机遇创新提升服务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