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爆火,每个参与者都是赢家

2025-06-10 16: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苏超”,全称为“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自足球赛开赛以来,这场原本属于江苏人民的足球赛,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源泉。

“苏超”为什么这么火?

江苏号称“苏大强”:论经济实力,2024年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城市GDP100强,谁也不服谁;论文化底蕴,六朝烟云、楚汉雄风,你有吴承恩,我有范仲淹,各领风骚;论彼此渊源,那可就更深了,南京和南通掰扯“谁是南哥”,扬州和泰州的“早茶江湖”、连云港与淮安争“真假美猴王”……这些看似火药味十足、其实无伤大雅的段子,为“苏超”提供了天然流量。【详细

“苏超”闯出的路子,难以复制,却饱含启示。许多人都观察到,“苏超”的本质是足球搭台,文旅唱戏。而吸引人关注的第一步,正是高质量、有特色地玩起来。网语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精明的“苏大强”,将那些充满火药味儿的“各自为战”,演绎成一个个创意十足的热梗,在全网疯狂输出,进而将流量变成留量。【详细

每个城市都是赢家

足球场上的火力全开,化作足球场下的文化交融。赛场内外的火热联动,发酵成持续的城市热度,尽展江苏风度。在“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切磋中,江苏13座城市的居民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借此增进友谊。竞技场上有胜有负,但在这场以足球为名的狂欢中,每个城市无一例外都是赢家。“苏超”的热度,提升了城市间文化深入交融的刻度,更映射出百姓美好生活的温度。【详细

地方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对江苏来说,不同地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是成就这个经济大省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抗式团结”也意味着,江苏不同城市间的竞争确实存在,但早已从单纯的数据比拼,转向构建差异化发展生态,进而形成了一种更高维度的共赢式竞争。【详细

期待有更多地方大胆创新融合

球场上的比分终有输赢,但在这场全民狂欢中,每个参与者都是赢家。“苏超”的火爆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体育赛事运营的新思路,更展示了一种文化自信。当我们不再严肃拘谨地对待自己的文化特征,而是能够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将其转化为连接彼此的纽带时,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就找到了最生动的注脚。【详细

从之前贵州“村超”通过民族特色突围、淄博烧烤借政府诚信破圈,到现在“苏超”爆火,一次次证明只要精准调度资源、持续创新场景、始终严守底线,各地都能像足球场上的多线进攻一样,在文旅融合、城乡共兴、银发经济等各个领域开花。【详细

(以上综合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DAYTOY: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

@公分:“苏超”何以爆火?天时,地利,“人不和”。

@卜广勇:自黑充满了自信,相恨饱含着相爱,互怼其实是互赞。

@逍妖:虽然我平时不看足球,但最近的快乐都是“苏超”给的。

@昀豆苗:比赛热度高涨,带动文旅消费旺盛,这是双赢。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苏超”出圈,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十三太保”看似各不相让,实则团结协作,它们多元均衡、各展所长,成就了“苏大强”的经济体量,也托举了“苏超”。体育带动文旅,文旅带动消费,在这场全民狂欢中,每个参与者都是赢家。当然,网络时代不缺热梗,唯有继续做好深度培育发掘,打造起“体育+”产业链,“苏超”才能接住“泼天流量”、持续长红。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苏超”爆火,每个参与者都是赢家

2025年06月10日 16: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苏超”,全称为“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自足球赛开赛以来,这场原本属于江苏人民的足球赛,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源泉。

“苏超”为什么这么火?

江苏号称“苏大强”:论经济实力,2024年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城市GDP100强,谁也不服谁;论文化底蕴,六朝烟云、楚汉雄风,你有吴承恩,我有范仲淹,各领风骚;论彼此渊源,那可就更深了,南京和南通掰扯“谁是南哥”,扬州和泰州的“早茶江湖”、连云港与淮安争“真假美猴王”……这些看似火药味十足、其实无伤大雅的段子,为“苏超”提供了天然流量。【详细

“苏超”闯出的路子,难以复制,却饱含启示。许多人都观察到,“苏超”的本质是足球搭台,文旅唱戏。而吸引人关注的第一步,正是高质量、有特色地玩起来。网语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精明的“苏大强”,将那些充满火药味儿的“各自为战”,演绎成一个个创意十足的热梗,在全网疯狂输出,进而将流量变成留量。【详细

每个城市都是赢家

足球场上的火力全开,化作足球场下的文化交融。赛场内外的火热联动,发酵成持续的城市热度,尽展江苏风度。在“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切磋中,江苏13座城市的居民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借此增进友谊。竞技场上有胜有负,但在这场以足球为名的狂欢中,每个城市无一例外都是赢家。“苏超”的热度,提升了城市间文化深入交融的刻度,更映射出百姓美好生活的温度。【详细

地方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对江苏来说,不同地市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是成就这个经济大省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抗式团结”也意味着,江苏不同城市间的竞争确实存在,但早已从单纯的数据比拼,转向构建差异化发展生态,进而形成了一种更高维度的共赢式竞争。【详细

期待有更多地方大胆创新融合

球场上的比分终有输赢,但在这场全民狂欢中,每个参与者都是赢家。“苏超”的火爆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体育赛事运营的新思路,更展示了一种文化自信。当我们不再严肃拘谨地对待自己的文化特征,而是能够以幽默自嘲的方式将其转化为连接彼此的纽带时,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就找到了最生动的注脚。【详细

从之前贵州“村超”通过民族特色突围、淄博烧烤借政府诚信破圈,到现在“苏超”爆火,一次次证明只要精准调度资源、持续创新场景、始终严守底线,各地都能像足球场上的多线进攻一样,在文旅融合、城乡共兴、银发经济等各个领域开花。【详细

(以上综合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DAYTOY: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

@公分:“苏超”何以爆火?天时,地利,“人不和”。

@卜广勇:自黑充满了自信,相恨饱含着相爱,互怼其实是互赞。

@逍妖:虽然我平时不看足球,但最近的快乐都是“苏超”给的。

@昀豆苗:比赛热度高涨,带动文旅消费旺盛,这是双赢。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苏超”出圈,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十三太保”看似各不相让,实则团结协作,它们多元均衡、各展所长,成就了“苏大强”的经济体量,也托举了“苏超”。体育带动文旅,文旅带动消费,在这场全民狂欢中,每个参与者都是赢家。当然,网络时代不缺热梗,唯有继续做好深度培育发掘,打造起“体育+”产业链,“苏超”才能接住“泼天流量”、持续长红。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