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开门纳客”是多赢之举

2024-09-20 15: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江苏扬州市区具备条件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免费开放,共提供2481个车位。此外,当地还宣布国庆节期间继续开放市政府西大院食堂,为外地游客提供淮扬特色简餐服务。

  大院开放赢得多方点赞

  应当看到,扬州“金秋十月”的季节性旅游特征明显,会造成短时间的旅游高峰,停车困难,而热门景区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在这种情况下,机关大院“开门纳客”,不仅能缓解游客需求与当地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而且优化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详细

  近年来,乐于敞开大门“尝鲜”的机关单位大院越来越多。比如,此前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食堂在周末对社会开放,河南安阳、山东德州等地开放机关大院给农民晒粮食。尽管在开放服务设施上不尽相同,但此类行动无一例外地获得了当地民众和网友的褒奖。【详细

  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

  出于方便工作人员办公需要等原因,各地机关单位大院通常不轻易开放。在此情况下,政府大院主动“开门纳客”,满足民众的需求,彰显了其便民利民意识,毫无疑问也有助于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起到增进信任感、认同感的效果。【详细

  此外,对外地的观光游客来说,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自驾的“停车难”问题,而且可以实现从在景区“将就吃”到在餐厅“讲究吃”的消费升级,进而会自然而然地从内心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机关的停车场、食堂等对外开放的场所还是应该再多一些。【详细

  盘活自身公共服务资源

  机关单位开放是一种为民情怀,更需管理智慧。为此,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比如,此前南京曾启动“一网统管”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服务,将众多机关单位汇总到同一平台,还上线了车位摇号、查询等服务,此种创新模式提供了一个为民解忧的良好示范。【详细

  其实,让不少城市“出圈”的是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是自上而下的善意和宾至如归的暖意。透过种种创新举措,我们也看到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便民利民意识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时代,旅游经济是口碑经济。期待更多地方能进一步盘活自身公共服务资源,推动旅游城市成为“宜游城市”。【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红网、广州日报)

  V视角:

  @市民禾禾:越开放,越文明。

  @磊雪儿:真好!敞开大门欢迎游客。

  @小雨:想去扬州体验一回。

  @江来时:希望各地能借鉴和学习。

  @月落情怀:方便群众,就能贴近民心。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大院“开门纳客”无疑是多赢之举、“宠粉”之道 ,得到了游客、网友的拍手和点赞。既促进了当地旅游消费,又增强了政府的亲和力。实现这种多赢,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机关重地、闲人免进”的“衙门”形象已经不能适应“XX欢迎您”的现实需求。大院的开放不仅是资源的有效整合,更有助于树立好客形象、服务民生需求。有了好效果,这类措施还应常态化,而不仅是一时之策、应景之举。正如歌词所唱,“我家大门常打开”,我们期待更多地方的借鉴与效仿。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院“开门纳客”是多赢之举

2024年09月20日 15: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江苏扬州市区具备条件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免费开放,共提供2481个车位。此外,当地还宣布国庆节期间继续开放市政府西大院食堂,为外地游客提供淮扬特色简餐服务。

  大院开放赢得多方点赞

  应当看到,扬州“金秋十月”的季节性旅游特征明显,会造成短时间的旅游高峰,停车困难,而热门景区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在这种情况下,机关大院“开门纳客”,不仅能缓解游客需求与当地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而且优化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详细

  近年来,乐于敞开大门“尝鲜”的机关单位大院越来越多。比如,此前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食堂在周末对社会开放,河南安阳、山东德州等地开放机关大院给农民晒粮食。尽管在开放服务设施上不尽相同,但此类行动无一例外地获得了当地民众和网友的褒奖。【详细

  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

  出于方便工作人员办公需要等原因,各地机关单位大院通常不轻易开放。在此情况下,政府大院主动“开门纳客”,满足民众的需求,彰显了其便民利民意识,毫无疑问也有助于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起到增进信任感、认同感的效果。【详细

  此外,对外地的观光游客来说,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自驾的“停车难”问题,而且可以实现从在景区“将就吃”到在餐厅“讲究吃”的消费升级,进而会自然而然地从内心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机关的停车场、食堂等对外开放的场所还是应该再多一些。【详细

  盘活自身公共服务资源

  机关单位开放是一种为民情怀,更需管理智慧。为此,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比如,此前南京曾启动“一网统管”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服务,将众多机关单位汇总到同一平台,还上线了车位摇号、查询等服务,此种创新模式提供了一个为民解忧的良好示范。【详细

  其实,让不少城市“出圈”的是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是自上而下的善意和宾至如归的暖意。透过种种创新举措,我们也看到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便民利民意识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时代,旅游经济是口碑经济。期待更多地方能进一步盘活自身公共服务资源,推动旅游城市成为“宜游城市”。【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红网、广州日报)

  V视角:

  @市民禾禾:越开放,越文明。

  @磊雪儿:真好!敞开大门欢迎游客。

  @小雨:想去扬州体验一回。

  @江来时:希望各地能借鉴和学习。

  @月落情怀:方便群众,就能贴近民心。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大院“开门纳客”无疑是多赢之举、“宠粉”之道 ,得到了游客、网友的拍手和点赞。既促进了当地旅游消费,又增强了政府的亲和力。实现这种多赢,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机关重地、闲人免进”的“衙门”形象已经不能适应“XX欢迎您”的现实需求。大院的开放不仅是资源的有效整合,更有助于树立好客形象、服务民生需求。有了好效果,这类措施还应常态化,而不仅是一时之策、应景之举。正如歌词所唱,“我家大门常打开”,我们期待更多地方的借鉴与效仿。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