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外卖安全,乐见骑手“吹哨”

2024-09-19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携手外卖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随手拍”活动,活动通过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外卖骑手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或违规行为后,立即使用手机拍摄并上报。

  外卖骑手“吹哨”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成千上万家外卖餐馆,线上下单的消费者往往看不到其真实环境无从举证,单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有限人力又难以“店店俱到”。让外卖骑手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可谓有效补充,值得鼓励。实际上,许多地方食品安全监管创新已较早开展起来,很多外卖商家的整改案例正是外卖骑手“吹哨”发挥了积极作用。【详细

  外卖骑手“吹哨”可打破信息差,撕开平台上某些外卖店家光鲜亮丽的“画皮”,将卫生堪忧的外卖店铺暴露在大众面前,给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点餐参考,进而实现优胜劣汰,让那些不重视卫生的外卖店铺淘汰出局,让消费者吃上干净卫生的放心外卖。【详细

  完善骑手“吹哨”奖惩机制 

  不过,外卖骑手“吹哨”也存在隐忧。被平台封禁的商家会不会换个马甲继续营业?黑心商家会不会报复或收买外卖小哥?外卖小哥会不会怕惹麻烦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此,平台和监督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职能部门应加强协作,对有问题的商家进行持续跟踪和监管。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好外卖小哥的人身安全,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对举报人的身份信息进行保密处理,防止其遭受打击报复。对于威胁恐吓骑手的商家,应依法严惩。【详细

  现实中,很多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外卖骑手有很强的公益心,但除了司法保护外,激励机制也不能缺位,要提升外卖骑手的职业荣誉感,并及时给予人文关怀,比如发放“监督员”证件,赠予人身意外保险、体检等。【详细

  多方共筑食安防线 

  筑牢食安防线光靠外卖小哥监督还远远不够,外卖平台应当亮起红线,完善准入机制,严防没有获得经营许可的商家在平台开店营业,实现源头治理,从严把关。【详细】 

  食品安全不能“全凭良心和自觉”,需要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执法震慑形成监督合力。技术上也有可行措施,比如在App上设置“明厨外卖”直播,让消费者直观查看厨房与制餐,实时监管食品卫生与安全。当食品安全监督不断注入新力量,当越来越多的外卖商家把食品安全放在心头,送上门的外卖也就更让人放心了。【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中青在线、扬子晚报)  

  V视角: 

  @好奇宝宝:食品安全不是小事,希望每个环节都做到位。

  @手心手背:给外卖小哥点赞,食品安全靠大家。

  @青苹果:骑手们辛苦了,希望他们的监督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微风:骑手监督是个好办法,但平台的责任也不能忽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外卖骑手监督食品安全,既是对传统监管模式的创新补充,也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理念的具体实践。要让这一模式发挥长效,还需要更多的机制和政策支持,确保外卖骑手的监督不受外部干扰,监督结果公正透明。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要发挥自身作用,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守护外卖安全,乐见骑手“吹哨”

2024年09月19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携手外卖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随手拍”活动,活动通过积分奖励机制,鼓励外卖骑手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或违规行为后,立即使用手机拍摄并上报。

  外卖骑手“吹哨”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成千上万家外卖餐馆,线上下单的消费者往往看不到其真实环境无从举证,单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有限人力又难以“店店俱到”。让外卖骑手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可谓有效补充,值得鼓励。实际上,许多地方食品安全监管创新已较早开展起来,很多外卖商家的整改案例正是外卖骑手“吹哨”发挥了积极作用。【详细

  外卖骑手“吹哨”可打破信息差,撕开平台上某些外卖店家光鲜亮丽的“画皮”,将卫生堪忧的外卖店铺暴露在大众面前,给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点餐参考,进而实现优胜劣汰,让那些不重视卫生的外卖店铺淘汰出局,让消费者吃上干净卫生的放心外卖。【详细

  完善骑手“吹哨”奖惩机制 

  不过,外卖骑手“吹哨”也存在隐忧。被平台封禁的商家会不会换个马甲继续营业?黑心商家会不会报复或收买外卖小哥?外卖小哥会不会怕惹麻烦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此,平台和监督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职能部门应加强协作,对有问题的商家进行持续跟踪和监管。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好外卖小哥的人身安全,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对举报人的身份信息进行保密处理,防止其遭受打击报复。对于威胁恐吓骑手的商家,应依法严惩。【详细

  现实中,很多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外卖骑手有很强的公益心,但除了司法保护外,激励机制也不能缺位,要提升外卖骑手的职业荣誉感,并及时给予人文关怀,比如发放“监督员”证件,赠予人身意外保险、体检等。【详细

  多方共筑食安防线 

  筑牢食安防线光靠外卖小哥监督还远远不够,外卖平台应当亮起红线,完善准入机制,严防没有获得经营许可的商家在平台开店营业,实现源头治理,从严把关。【详细】 

  食品安全不能“全凭良心和自觉”,需要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执法震慑形成监督合力。技术上也有可行措施,比如在App上设置“明厨外卖”直播,让消费者直观查看厨房与制餐,实时监管食品卫生与安全。当食品安全监督不断注入新力量,当越来越多的外卖商家把食品安全放在心头,送上门的外卖也就更让人放心了。【详细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中青在线、扬子晚报)  

  V视角: 

  @好奇宝宝:食品安全不是小事,希望每个环节都做到位。

  @手心手背:给外卖小哥点赞,食品安全靠大家。

  @青苹果:骑手们辛苦了,希望他们的监督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微风:骑手监督是个好办法,但平台的责任也不能忽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外卖骑手监督食品安全,既是对传统监管模式的创新补充,也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理念的具体实践。要让这一模式发挥长效,还需要更多的机制和政策支持,确保外卖骑手的监督不受外部干扰,监督结果公正透明。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要发挥自身作用,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朱晓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